
“裹香漫卷·星夜肇庆”夜行活动中,文艺志愿者表演手鼓。 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瑞伟 摄

了解疍家糕制作。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书画家叶可晃讲解重彩葡萄画作品。西江日报通讯员 吴丽冬 摄

参观美术作品展。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瑞伟 摄

了解本地传统甜品。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在肇庆,当夜晚的华灯初上,城市的烟火气与文化韵味交织,一场独特的文化探索之旅悄然展开。8月16日晚,20余名群众在文艺志愿者的带领下,沿着星湖大道、颂德路、棠岗路一路徐行,探寻非遗,深入了解肇庆地方文化。这场“裹香漫卷·星夜肇庆”文化漫游活动,以“行繁盛、品甘甜、读名篇”为主题,通过夜行漫步与读书的形式,让参与的市民群众深入感受肇庆的历史文化、美食魅力与社区活力。美食、文学、建筑与社群文化交织,一次城市行走,成了一场融合文化传承、艺术欣赏与健康生活的综合性体验,激发市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同时为肇庆的夜经济注入活力。
文/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夜行漫步:触摸城市街区故事
夜幕初垂,霓虹闪烁,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在端城小巷悄然展开。这场名为“裹香漫卷·星夜肇庆”——第2期端城夜行漫步与读书活动,不仅是一次城市文化的深度探索之旅,更是肇庆在当前文化氛围中焕发新活力的生动缩影。
当晚19:30,活动在星湖大道鲁源酒家门前的小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歌唱祖国》激昂而熟悉的旋律为整个活动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市老干部职工大学学员、文艺志愿者刘俊英及其团队带来的手鼓表演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本次路线精心设计了12个讲解点,串联起肇庆的美食、历史、艺术与社区生活。
在颂德路广州树华美术(颂德校区),《春华秋实 硕果飘香》重彩葡萄画作品展正在展出。书画家叶可晃讲解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一幅幅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葡萄画作仿佛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艺术世界,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肇庆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魅力,领略到本土艺术创作的蓬勃生命力。
继续前行,颂德路上的乐满园疍家糕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疍家糕作为肇庆的非遗美食,承载着独特的岭南韵味和历史记忆。店家热情地向大家展示疍家糕的制作工艺,并分享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参与者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疍家糕,还深入了解了肇庆非遗美食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感受到了肇庆人对传统美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让这一传统美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在中式糖水糕点店,店家详细介绍每一道工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这些传统美食在肇庆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参与者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肇庆传统文化的细腻与温暖。这些美食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肇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市民们的记忆和情感。
当队伍来到颂德学校,大家被这所全国文明校园的先进事迹所吸引,对肇庆的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看到了肇庆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在肇庆市税务局大楼前,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这座获得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的建筑所蕴含的独特设计和建筑理念,让大家对肇庆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感受到了肇庆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品质和细节的追求。
文化传承:社区互动中的情感共鸣
作为活动的一大亮点,朗诵环节穿插其中。在树华美术,活动的组织者、资深文艺志愿者赵图强现场朗诵峻青的优美散文《海滨仲夏夜》,将人们带入了碧海蓝天、晚霞映照的仲夏夜景,不仅让参与者们领略了文学的魅力,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情感的平台。
整个活动过程中,社区互动成为了重要的亮点。参与者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但都在这场文化活动中找到了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索肇庆的文化魅力。从街头巷尾的美食小店到艺术氛围浓厚的画廊,从文明校园到充满活力的社区广场,每一个讲解点都成为了社区情感连接的纽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将公共卫生防控宣传融入其中。在活动起点与终点,两首原创歌曲《驱蚊小唱》和《咬亲痛三年》轮番响起。前者以轻快的旋律传递防蚊知识,后者则通过粤语说唱与国语结合的形式,呼吁全民参与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防控。这些歌曲不仅让大家在欣赏中轻松掌握防疫要点,也体现了肇庆文化宣传的灵动与创新。沿途的讲解、互动以及文艺表演,不仅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肇庆的城市肌理与文化脉络,也激发了市民的社区归属感与文化自豪感。
从夜读书声到街头美食,从非遗传承到公共健康,肇庆以一种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将本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度体验文化的机会。这不仅激活了肇庆的夜经济,也让人们看到一个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烟火气中闪耀文化之光的肇庆。正如活动所传达的理念,“讲好肇庆故事”不仅需要历史的厚度,更需要当下的温度。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文化正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每一个肇庆人的日常,成为这座城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