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佬』粤语讲述非遗故事

激活岭南古都新魅力
2025年09月15日 西江日报

《胡须佬有嘢讲》节目由袁巧平作为主讲人讲述封开非遗故事。

《胡须佬有嘢讲》首期播出“封开非遗舞蹈《五马巡城》”。(视频截图)

节目展现封开本土文化。(视频截图)

封开非遗舞蹈《五马巡城》。郭鸿 摄

  “胡须佬讲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好嘢陆续又来……”在封开,一位“胡须佬”用粤语讲述非遗故事的场景,成了当地文化舞台上的动人画面。他就是封开县资深文化人、封开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顾问袁巧平,他凭借幽默风趣的讲述,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古老的岭南文化焕发新生。这一切,都始于由中共封开县委宣传部策划,封开县文化馆统筹、封开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一档文化节目——《胡须佬有嘢讲》。

  近日,《胡须佬有嘢讲》首期节目“封开非遗舞蹈《五马巡城》”播出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以粤语为载体,以故事为纽带,将封开非遗故事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这种接地气的本土化表达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成为封开在非遗传承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封开的非遗项目,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文/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通讯员 黄瑛居

  本土化表达,讲述封开故事

  封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要地、广府文化的发祥地、粤语发源地到海陆丝绸之路的最早对接点,这里孕育了《五马巡城》《麒麟白马舞》《封开采茶戏》《封开山歌》等14个省市级非遗项目。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封开非遗,封开县文化馆决定创新非遗传播方式,他们找到了在当地负有盛名的“文化活字典”、被誉为“粤西第一声”、中国音协会员、词曲作家袁巧平。受邀后他凭借深厚的文化造诣和多年从事文化事业的积累,开始用轻松幽默的粤语讲述非遗故事。“胡须佬”这个昵称的由来,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间烟火。袁巧平常在西江、贺江畔撒网捕鱼,与当地渔民建立起深厚情谊。渔民们被他的质朴与热情所感染,亲切地称呼他为“胡须佬”,这个称呼不仅代表着百姓对他的认可与喜爱,更彰显出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贴近百姓的本色。作为封开县文化馆特聘的非遗顾问,袁巧平始终倾注热忱于群众文化和非遗推广工作。在《胡须佬有嘢讲》节目中,他接地气的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拉近了非遗与观众的距离。

  首期节目以封开非遗舞蹈《五马巡城》开场,袁巧平如话家常,将“五马巡城”的起源、文化内涵以及传承故事娓娓道来:“《五马巡城》舞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大将狄青评定岭南叛乱,率五虎将把守城池、戍边为国的故事,它颂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穿州过省,穿村过寨,选在晒谷场或开阔地擂鼓开演,相当热闹,老百姓扶老携幼争相观看……以刀舞和旗舞为主要内容,亦吸收了戏曲的表演程式……鼓声激越,战旗猎猎,好儿女保家卫国的主题在舞蹈中得到了升华。”节目在保持文化严谨的同时,加入了影像资料、现场展演等多元表现形式,镜头融入热闹的市井生活,视听语言丰富多彩,展现了非遗在当代社会的活力。作为《胡须佬有嘢讲》的主讲人,袁巧平非常自豪:“音乐与非遗不分家,能够在退休之后在屏幕上跨界讲述非遗故事,真的很荣幸。希望将封开的美景、美食、广府文化凝练成三张亮丽的地方名片融入《胡须佬有嘢讲》中,让更多人认识封开、了解封开!”

  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并进

  封开非遗项目丰富多彩,除了《五马巡城》,还有《麒麟白马舞》《封开杏花鸡烹饪技艺》等。《五马巡城》曾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巡游,《麒麟白马舞》多次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的展演,与世界各地文化进行交流,《封开杏花鸡烹饪技艺》则将传统手艺与现代烹饪理念融合,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符合现代人口味。这些都使封开成为探寻广府文化源头、触摸岭南文化根脉的历史宝库。为推动非遗推广,2025年7月2日,封开县委宣传部邀请袁巧平等封开文化人参加封开县文艺家代表座谈会,就如何将封开非遗通过讲故事方式推介出去共商对策。

  近年来,封开县一直致力于非遗的活态传承工作,通过整合培训机构、学校等多方力量,推动非遗与舞蹈艺术相结合,催生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活力的火花。为了让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封开县文化馆探索出一条“非遗+舞蹈艺术”的新路。在专业老师和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五马巡城》传统舞蹈衍生出幼儿版、街舞版等创新形态,并在省市多个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亮相,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袁巧平在节目中,不仅讲述非遗的历史,还展现这些创新成果,让观众看到非遗的无限可能。

  据了解,《胡须佬有嘢讲》在内容规划上精心布局,有序涵盖封开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从承载着封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舞蹈《五马巡城》到融合历史传说的《麒麟白马舞》,从充满生活智慧的《封开杏花鸡烹饪》《封开白马茶制作》等传统技艺,到《状元莫宣卿》《封开秋社》等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与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多达十余个。

  封开县文化馆负责人吕格珍表示,《胡须佬有嘢讲》首期播出是继丽堡舞蹈的“非遗里的中国”主题汇演又一成功实践。《五马巡城》是封开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它融合了舞蹈、音乐、民间传说等多种元素。首期节目打破了传统宣传的壁垒,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五马巡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马巡城》的呈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更是深入挖掘了它背后的故事,比如它的起源与当地历史事件的关联,以及传承过程中那些感人的故事。

  非遗新貌:

  从历史走向生活

  《胡须佬有嘢讲》首期播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点赞。肇庆市文化馆馆长赵金强认为,节目最大的亮点在于形式创新——以“胡须佬”作为讲述人,这种接地气又富有趣味性的设计,让观众感到亲切,产生共鸣。深挖本土文化根脉、专业主讲的情感温度、拥抱新媒体的创新意识、可供借鉴的推广模式,使得节目成为封开非遗数字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尝试,探索出一条“用地方话讲地方故事”的有效路径。通过精彩的封开地域特色故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当地文化魅力,也为肇庆其他区县的非遗宣传提供了宝贵借鉴,能有效推动全市非遗文化传播工作再上新台阶。赵金强表示,肇庆市文化馆将加大对这类优质节目的支持力度,持续整合全市文化资源,为非遗传播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助力肇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通过“胡须佬”的讲述,封开非遗正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舞台,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封开县文化馆负责人和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吕格珍表示未来将与封开县融媒体中心一起把余下的13个省市级以上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制作好并陆续播出,让《胡须佬有嘢讲》成为封开非遗传播的响亮平台。她期待有更多文化人、学校和培训机构加入非遗传承行列,共同守护岭南文化的根脉。

西江日报A08A08『胡须佬』粤语讲述非遗故事 2025-09-15 2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