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党校必须将党性教育作为教学培训的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锤炼政治品格、强化宗旨意识、提升能力担当。党员干部应当通过系统的党性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党性教育首在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矿石百炼方成钢,思想淬炼始坚定。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首要任务是在理论的“高温”中去芜存菁、凝神铸魂。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杜绝“照本宣科”,改变“划重点”式的被动接受,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创新,通过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大道理”转化为“活思想”,把“天下事”融入“心头事”。要在思想碰撞、交流研讨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从“真学”到“真信”的升华,不断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党性教育重在纪律规矩,锤炼过硬作风。钢不经锤不成器,人不经炼不成才。党性锻炼是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必须将纪律规矩教育贯穿党性教育全过程。要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党性分析是党性教育的重点环节,要认真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党性分析会,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锐利武器,引导党员干部放下“面子”,抛开“顾虑”,敢于在“红脸出汗”中直面问题、深挖根源,在“同志式”的相互提醒中掸去思想灰尘、校准行为偏差。要健全完善学员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考勤、请假、考核等规定,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严肃处理,营造严肃认真的学习氛围。敢于在“红脸出汗”中见筋骨,方能在“风高浪急”时显担当。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锋利起来,这种“疼痛感”正是刮骨疗毒的开始,是强筋健骨的必经之路。
党性教育贵在实践实干,践行初心使命。坚强的党性最终要体现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党性教育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要通过岗位练兵、挂职锻炼、应急处突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强化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以淬火成钢的政治品格和履职能力,心怀梦想、激扬斗志,勇于担当、敢想敢为,以铭记宗旨、用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
党性不是与生俱来,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终身加强锻炼。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毅力,自觉接受党性教育的洗礼和锤炼,不断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能力,以坚强的党性和过硬的本领践行初心使命。
(作者系肇庆市委外办副主任、市外事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