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千强镇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区域协调发展“镇”能量

□ 向 琳
2025年09月23日 西江日报

  据《西江日报》报道,在日前发布的2025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上,肇庆市共有12个镇上榜。与2024年相比,肇庆今年上榜数量增加,且多个镇排名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省共新增10个全国千强镇,肇庆占了5个。

  全国千强镇榜单是对乡镇综合实力的一次重要评价,涵盖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和生活品质等多个维度。今年,广东省共有134个镇跻身“全国千强镇”,肇庆不仅上榜镇数量增多、位次提升,更有山区县实现“零”的突破,充分反映出肇庆镇域经济整体实力正在稳步增强。这些千强镇作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代表,无疑能为其他乡镇的发展发挥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镇域发展为何如此重要?镇域经济不仅是中小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镇域经济承担着“承上启下、连城带乡”的关键功能,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了县域乃至村级经济的活力与韧性。对广东而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百千万工程”旨在破解这一难题。其中,做强镇域经济是打通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任督二脉”的重要策略。肇庆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以实现“强县促镇带村”为发展目标,以全国千强镇评选为契机,有助于激励全市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夯实产业根基,是镇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兴旺是千强镇共同的发展底色,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无论是高要区聚焦“3+1+1”特色产业体系,做强金属加工、精细化工、新型储能三大主导产业,还是四会市加快建设“1+1+4+N”园区联动发展格局,又或者是广宁县围绕“竹”资源引进高新材料企业,推动传统竹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转型升级,产业兴旺离不开清晰的产业定位。各县(市、区)应立足各乡镇的自身资源禀赋,找准产业方向、突出特色优势,努力构建“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百花齐放。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是释放镇域动能的关键。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技术等要素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质效。肇庆应牢牢把握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着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县域镇域流动。具体而言,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助推项目加速落地;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让各类人才在镇域舞台上施展才华;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最终,镇域发展的落脚点是人民美好生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来源于经济发展,还需要便捷生活、美丽生态等作为支撑。肇庆各县(市、区)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乡镇。同时,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居民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唯有扎实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镇域经济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深厚的民心根基。

西江日报A02A02发挥千强镇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区域协调发展“镇”能量 2025-09-23 2 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