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呼吁科学防控蚊媒传染病

台风后防蚊刻不容缓

2025年09月23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讯(记者 张苑卉 实习生 陆熹霖) 近期,台风频繁来袭,多地迎来持续降雨,天气闷热潮湿。这样的气候条件为蚊虫孳生创造了有利环境,使得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市疾控中心建议,在台风大雨后的特殊时期,市民群众要积极做好各项防蚊灭蚊措施,携手共创清洁、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有效阻断疾病传播,守护好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1-12天,常为3-7天,确诊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严重关节痛、皮疹,可能伴随头痛、肌肉疼痛、恶心等。该病毒感染症状与登革热相似,但关节痛更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镇痛药,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关节疼痛明显者可使用止痛药物,同时需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出现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阻断蚊虫传播链。专家提醒,大家尽量错时外出,避开蚊虫活跃高峰时段(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外出。因伊蚊对深色衣物的趋性更强,如需出行,务必穿长袖衣裤并选择浅色衣物,在暴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合格驱蚊剂,返回后及时检查衣物,避免蚊虫带入室内。

  夏季是蚊虫繁殖高峰期,而台风带来的大量降雨,在城市和乡村形成众多小型积水区域,如花盆托盘、废弃瓶罐、树洞、下水道井口、建筑工地的坑洼处,这些积水成为蚊虫绝佳的孳生地。白纹伊蚊攻击性强,分布广泛,常在居民区活动,其繁殖速度极快,短时间内便可使蚊虫密度大幅上升,大大增加了基孔肯雅热及其他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因此,市疾控中心呼吁广大市民群众,需定期清理花盆托盘、花瓶、废旧轮胎、塑料桶等容器内的积水,保持阳台、院落排水沟渠畅通;对景观水池、下水道等无法排空的水体,可投放灭蚊幼剂抑制幼虫生长。家中应安装纱窗和纱门,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工具时需注意儿童与宠物安全。同时,建议小区物业加强对小区绿化的管理,及时修剪树枝、清理落叶,减少蚊虫藏身之处。对于公共区域的废弃轮胎、闲置花盆等易积水物品,统一收集处理,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地。

  此外,若市民群众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活动情况,以便医生准确诊断,排查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

西江日报A03A03台风后防蚊刻不容缓 2025-09-23 2 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