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组织工作非凡十年

2022年10月08日 西江日报 陆志锋 赵祖轩

基层党组织在“初心堂”开展“初心讲坛”讲党课活动。

创新打造“红色百宝箱”,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党群同心阻击疫情。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

  从“东亮式”党员创业贴息贷款获评广东省首届组织工作“十大品牌”,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入选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案例;从创新开展“初心堂”建设入选全省基层党建创新十佳案例,到党内法规“六进”宣讲活动获评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项目;从“邻里先锋”项目获评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一等奖,到广宁江美“红色村”成功入选“全国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一个个“铿锵足音”,一份份合格答卷,串起了肇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坚定政治方向、在聚焦主业中积极担当作为的深刻印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深化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立足加快实现肇庆“两个定位”的目标,抓基层打基础、选干部配班子、重引育聚人才,为肇庆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赵祖轩

  党建篇·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十年来,肇庆扎实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两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打造“西江党旗红”党建工作品牌,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肇庆高质量发展优势。

  思想铸魂 筑牢信仰基石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肇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理论武装头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和“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六度”学习,编印不同领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句》学习“口袋书”10万多册,创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宣讲活动1.8万多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抓教育凝心铸魂。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肇庆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5次党内集中教育,把全市18.55万名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讲党课淬炼初心。在全省创新开展“初心堂”建设,建成市县镇村四级“初心堂”1552个,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初心讲坛”活动35万场次、参与人数达240多万人次。广泛开展“八千书记进党校、十万党员进课堂”“8090讲党课”等活动,精心制作了《党建引领脱贫梦》《铁军·洪流》《风雨同舟》等一批精品党课,持续掀起听党课、学党史的热潮。

  强基固本 织牢组织体系

  织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肇庆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先后成立了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卫健工委,全市公办中小学校100%建立党组织,建成一批市县模范机关,“两新”组织“两个覆盖”率达到了100%。

  建强战斗堡垒。大力实施“西江党旗红·基层党建工程”,持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制定农村、社区、学校、国企等7个领域党支部建设标准,全面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精准排查、有力整顿。

  优化镇村“头雁”。在全省率先建立制度性安排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机制,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平均年龄下降了3岁,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提升了21%。制定实施“头雁工程18条”,出台25项举措打造过硬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整体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

  锻造党员先锋。大力实施“西江党旗红·党员先锋工程”,建立发展党员政治审查和预审机制、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制度,制定发展党员负面清单40条和党员行为正面负面清单20条,不断强化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活动,落实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机制,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红马甲”的身影成为肇庆一道亮眼风景。创新推动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市县领导干部以党代表身份组团接待党员群众,推动解决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参与产业招商落地巡查制度,开展巡查活动60多轮、巡查项目300多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420多个,促全市产业招商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

  强化基础保障。抓经费保障,每个乡镇每年办公经费平均达300—500万元,每个乡镇(街道)党建工作经费每年不少于30万元。抓阵地保障,全面建成155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建成104个镇街党校,精心打造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等7个市级党员教育基地,串点成线打造7条现场教学线路。抓关爱保障,投入3.3亿元建成乡镇干部周转房2622套,设立市县两级党内关爱资金,为困难党员、老党员、因公殉职或牺牲党员及家属等7类重点对象落实关爱帮扶。

  党建引领 发挥“两个作用”

  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肇庆坚持党建引领重大任务落地落实,聚焦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发挥,将党的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声有色。大抓“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成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封开县渔涝镇上扶村、怀集县永固镇宿安村等3条“红色村”。一大批驻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走进农村基层,投身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火热事业中来。“一村一策”精准扶持120多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全市各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整体稳步提升。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出新出彩。创新实施“邻里先锋”项目,组建“邻里先锋”工作队327支,成立小区临时党支部308个,共有队员1.5万多人,服务范围覆盖90多万居民群众,做到“平时”服务、“战时”应急。创新开展“粤桂一家亲·省际睦邻廊道”项目建设,探索“1+10”联建共建模式,在“肇庆—梧州”、“肇庆—贺州”交界地区高标准建设两条“省际睦邻廊道”,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形成党建引领、协同发展、守望相助、睦邻友好的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疫情防控速战速决。面对疫情考验,肇庆以“西江党旗红·党员突击队”为“尖刀利刃”,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坚守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助力打赢了2020年以来3次疫情阻击战、歼灭战,有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深入推进“西江党旗红·产业发展先锋”活动,开展“我为企业抓发展”活动,推动全市上下千方百计为企业纾难解困,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水平中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两个作用”。创新实施“西江党旗红·产业红链”项目,构建“1+X+N”联建共建组织体系,推动党建力量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首批党建项目推动了玉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贡柑产业链等本地特色产业链发展。

  党建引领重大任务善作善成。坚持党建引领、党委领导、党员带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肇庆人民多年的夙愿,也激扬了全市上下共谋发展的“精气神”。

西江日报特刊 | 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组织工作非凡十年T01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组织工作非凡十年 陆志锋 赵祖轩2022-10-08 2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