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主动投身战疫一线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

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园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

9月1日投用的肇庆新区华侨城纯水岸小学。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上下齐心、奋勇争先,实现“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奋力在新征程中书写肇庆发展新篇章和好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脱贫攻坚的繁重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肇庆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交出了“双统筹、双胜利”的合格答卷。
文/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图/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战疫情
从总体战阻击战到常态化防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肇庆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肇庆市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后,疫情防控指挥部连夜部署,全面落实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部署,因时因势、从严从实构建“排查—救治—服务”闭环管理体系。
全民抗疫,遍地英雄。广大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为守护湖北人民健康而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同志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基层防控、志愿服务等岗位上纷纷出力;全市17.8万名党员干部自愿取消假期返岗奔赴一线,3083面“西江党旗红”党旗高扬……科学精准,群防群控,推动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自2020年3月18日清零后,肇庆连续两年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肇庆步步紧跟上级步伐,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于2020年4月起,第一时间制定印发有关文件,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
今年以来,肇庆先后发生“3·27”“8·31”疫情,在全链条、各环节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下,肇庆用最短时间“围住、捞干、扑灭”疫情,其中“8·31”疫情仅用半天时间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并仅用4天时间社会面基本恢复常态化管理。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当前,肇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继续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环境。
稳经济
抓住产业项目牛鼻子把“两难”变“两全”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实是一个两难命题。面对波澜壮阔的抗疫大战大考,肇庆有序有效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奋力把“两难”变为“两全”。
2020年春节过后,在疫情防控还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肇庆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有序复工复产,制定实施65个行业复工复产必备条件,建立健全公职人员挂点企业制度,全面打响复工复产攻坚战,同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加快推进肇庆市“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既抓项目落地“存量”,又抓项目招商“增量”,全力推动经济稳增长。
聚焦产业强市、制造业优先,去年肇庆产业发展不断破局起势: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落户肇庆,首期投资120亿元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动工、主体建筑当年封顶;小鹏汽车产值突破百亿元,在肇庆工厂生产交付8万多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取得突破……产业持续集聚发展,不断优化提升肇庆“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今年4月中旬,肇庆2022年首批11宗产业招商项目顺利实现“云签约”,这是肇庆借助互联网手段突破疫情“封锁”的又一妙招。肇庆各地各部门纷纷利用现代网络新技术开展“云推介”“云招商”“云服务”,变“面对面”“点对点”为“线连线”“屏对屏”,有效实现招商引资不松手、项目洽谈不断档、手续办理不停顿,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肇庆。
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这两年来,肇庆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发行消费券、举办主题消费活动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提振市场消费,同时深挖夜经济消费潜力,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促进多元化消费业态,肇庆“烟火气”越来越浓,城市经济不断加快复苏。
惠民生
打造实实在在的“民生大餐”
在新增基础教育优质学位7.18万个的基础上,到2021年秋季开学再新增学位1.92万个;投入53.63亿元升级建设15个县级公立医院;支出就业创业政策性补贴超过53949.13万元,帮助28.5万人达成就业意向……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肇庆近年来社会事业的喜人发展。
为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两年来,肇庆全市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3.6万个。肇庆还高质量推进健康肇庆建设,过去五年累计投入53.63亿元,升级建设15家县级公立医院,4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成县级第二人民医院,5个县域急救中心、35家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138间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建成投入使用。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去年以来,肇庆重点通过“粤菜师傅·肇庆名厨”“广东技工·肇庆工匠”“南粤家政·肇庆管家”三大工程,带动一大批人参与培训和就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肇庆还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创业申请对象,100%落实政策性资金补贴。
市民群众生活圈也在悄然变美。过去两年,肇庆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涉及58个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出新生机,文明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去年以来,肇庆市博物馆、肇庆市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场所先后建成开放,群众文娱生活愈发多姿多彩;全市纳入人居环境整治的13759个自然村已全面完成生活垃圾收运设施“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任务,乡亲们正朝着建设美丽乡村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