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州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释放作为首善之区的活力和吸引力,产业强区提质增效,都市经济显活力。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端州区“六进”宣讲深入开展。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星湖同舟”星湖社区邻里中心,是端州以党建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的样板。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党员干部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西江日报记者 杨乐祺 摄

制图/罗雯仪
核心提示
初心如磐,成就非凡十年;使命如炬,谱写端州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端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焕发产业新活力、城市新活力、文旅新活力、民生新活力,为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端州建设崭新局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文/西江日报记者 伍欣琦 胡源愿 特约记者 彭剑 通讯员 杜哲锋
全面加强党建 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端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5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不忘初心,党的建设行稳致远。十年来,端州持续加强区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完善党委研究重大政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构建以街道社区为重点,机关、“两新”等多领域融合发展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十年砥砺奋进,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端州突出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推动了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端州大地结出硕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产业招商落地等中心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以主城区的担当推动肇庆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大创建”,荣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实现省“双拥”模范区“四连冠”,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夯实基础 提升群众幸福感
端州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基层党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色力量扎根基层。端州树立“区域统筹”理念,构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推动将各领域力量、资源下沉基层,增强基层治理动能。坚持将小区党建作为促进小区治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在全市率先成立小区党支部,推动构建社区党组织为主导,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机构、党员群众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四位一体”小区治理模式,在小区纠纷调解、电梯加装、自我管理等小区管理事务中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
红色力量服务群众。端州创新打造“星湖同舟”社会治理共同体、“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邻里先锋”等基层治理品牌,从小区纠纷化解到困难群众帮扶,从“百件暖民心党建实事”到居民享受“点单式”志愿服务,从精神文明创建到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为群众实实在在解决了一大批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全面从严治党 党员教育全覆盖
端州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让群众身边的党员当起“网络主播”讲党史、讲党课;全区各级党组织书记到所在党组织或挂点联系单位(社区)等讲党课;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送学上门、一对一辅导,对流动党员“寄学”“送学”。与此同时,“红色直播间”“社区党建大喇叭”“榕树头下的党课”“村祠堂党课”等特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形成促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端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部作风新活力,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干部队伍;建强街道、区直部门领导班子,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强化街道、区直部门双向交流力度,把每一个领导班子都建成落实决策、推动工作的“指挥部”“战斗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为端州高质量发展,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在全市率先实施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使用事业编制制度,首批21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端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成果,驰而不息纠“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做到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腐败,突出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化标本兼治,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