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合力 善为实干 打造品牌 完善保障

铁军故里双拥情浓 退役军人续写荣光

2022年10月08日 西江日报 王永强 冯嘉颖

2021年7月19日,肇庆市举行全市退役军人“铁军”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全市注册建立1664支退役军人“铁军”志愿服务支队、大队、中队、分队。

  近年来,肇庆市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疫情防控与业务发展统筹落实,军民同心、军地合力,着力打好组织领导、服务保障、红色传承“三张牌”,奋力谱写新时代肇庆市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军地部门的充分肯定。

  2020年,肇庆市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肇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2021年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表彰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2022年被评为肇庆市直模范机关创建十大标兵单位,并以总分第一名(优秀等次)成绩被评为肇庆市国家机关第五届“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示范点;肇庆军供站2021年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评为全国重点军供站;肇庆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荣获肇庆市2022年度“五一”劳动奖状,实现党建、法治引领与业务创新发展“双丰收”。      

  文/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冯嘉颖 图/肇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1 高站位构建工作新格局

  坚持党对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的统一领导。肇庆市始终立足全局谋划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实行“五纳入”(纳入党政军领导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驻军建设规划、党管武装述职、党政军领导年度政绩和市直单位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市、县、镇三级均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两个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实行实体化运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落实党委常委会会议、党委议军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国动委会议、两个领导全体会议等制度,定期研究部署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每年印发

  “两个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和成员单位年度实事清单,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进、军地合力共为、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

  坚持完善规范政策制度体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和市委、市政府“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求实效”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全市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1+N”政策制度体系,在做实“1”(即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方案)前提下,不断拓展“N”内涵,在全省率先修订完善困难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就业创业“五大”帮扶救援办法,以及肇庆市“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等20多项配套政策性文件,夯实政策制度保障。

  2 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功能

  服务机构“从有到优”。全市1663个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中心(站)在实现“五有”和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提质。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落实副科级建制,是全省唯一。市县财政每年落实专项经费3400多万元(市级1040万元)。新获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12个、300名退役军人以上村(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31个,全市实现了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国、省、市星级示范创建全覆盖,数量居全省前列。

  服务能力“从普到专”。肇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2019年以来连续4年举办了两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培训班和市县镇三级退役军人工作人员集中培训班,强化党建、法治引领和素质能力提升,努力打造“军事化管理”退役军人工作队伍。从2021年起,肇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坚持每周带队深入3—5个镇(街)开展“下访带学督导”活动,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和传帮带力度,用心用情用力为服务对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推动服务保障水平提升。

  服务保障水平“从优到精”。全市抚恤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均超过省的规定,每年按时足额为全市近2.2万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类抚恤补贴2.1亿元,先后2次牵头组织召开珠三角二区优抚安置服务保障工作区域协调会。从今年开始,市财政每年还投入70万元为全市符合条件的4180名80周岁以上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办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年度全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优待证发放是提升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的具体体现。精致小巧的“红色名片”,彰显着对军人职业的尊崇,承载着对军人生涯的肯定,体现着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满载着社会各界对退役军人的优抚厚待。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积极稳妥推进优待证申办发放工作。截至9月16日,全市已受理优待证申办49768人,受理率58%,共发放优待证9106人。

  3 全力做优双拥保障

  “五方联动”包联帮扶服务对象常态化。多年来,肇庆聚焦军地、部门和上下沟通联动,积极探索领导表率、系统牵头、军地合力、兵兵互联、社会参与的五方联动常态化包联帮扶服务对象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市长和军分区主官带头每人每年包联3-10名服务对象)。3年多来,全市各级各军地部门领导干部、退役军人党员、社会各界力量累计共7.65万人次结对走访帮扶服务对象16.27万人次,慰问帮扶资金6877.15万元,有效解决了1352件政策范围内合理诉求,提升了服务对象的获得感,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军地合力“全链条服务”。军地合力落实“四共”(决策共谋、资源共享、服务共做、活动共建)机制,市县镇村四级从征兵、服役、退役各环节制定了86项服务保障工作任务清单,军分区系统向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军队人员兼职工作全面落实,合力打造从征兵入伍——部队服役——退役安置的“全链条”“闭环式”服务保障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提供肇庆探索、打造肇庆样板,得到省领导充分肯定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刊发推广,并在全省军地合力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

  高质量解决驻军“三后”问题。3年多来,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54名,除自愿外100%安置在公务员或参公管理单位,正团满5年的安排二级调研员,不足5年的安置领导班子副职;124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87名随调随军家属100%除自愿外安置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21年度安置工作得到省的充分肯定和刊发推广。从2020年起,组织当年度转业安置的军转干部全脱产一年参加市委巡察工作,切实提升军转干部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驻肇官兵子女入学(托)从幼儿园到升初中可自主选择公办学校,升高中可加30分。

  就业创业扶持“升级版”。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创业贷款贴息等系列政策,通过政策扶持、政社联动、技能培训、供需对接、服务提效,推动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和成功创业,全市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率达96.33%,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刊发推广。3年多来共举办70多场线上线下退役军人招聘活动,1500多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为140多名退役军人成功申请政府创业贴息贷款2142万元。今年以来,围绕落实“六保”“六稳”任务,通过举办全市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选树“十大”退役军人创业典型、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广宁)现场会等,推动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和成功创业。

  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在全省率先由市委组织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出台《肇庆市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办法(试行)》,聚焦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关爱帮扶等4个关键环节,实现党员教育管理闭环无漏项。

  退役军人“铁军”志愿服务。出台《肇庆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市县镇村四级注册建立1664支“铁军”志愿服务队(1万多名队员),建立了86支以退役军人党员为骨干的“西江党旗红”先锋队,结合“老兵永远跟党走”“我为老兵办实事”等活动,共开展志愿服务4932场次,服务人数21530人次,服务时长47534.32小时,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抢险救援、疫情防控、创文巩卫、双拥创建等方面充分发挥正能量。

西江日报特刊 | 铁军故里双拥情浓 退役军人续写荣光T60铁军故里双拥情浓 退役军人续写荣光 王永强 冯嘉颖2022-10-08 2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