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国资:旗帜领航深改革 踔厉奋发谋发展

2022年10月08日 西江日报 伍菁 陈子霞

  肇庆市国资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双促共赢,在重点项目建设、人才队伍优化、监管能力提升、企业活力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国资国企“压舱石”作用有效彰显。

  近年来,市属国企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县(市、区)经济建设提供了500多亿元的资金支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国有企业汇总资产总额1839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32.8%。

  西江日报记者 伍菁 通讯员 陈子霞

  党建创新聚合力,服务民生勇担当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国资委党委围绕服务社会,以“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为抓手,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强化家园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把国资国企党建工作与服务社会深度融合。近年来,国资系统1人当选为省党代表,2人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时代主旋律不断巩固。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在瑞庆时代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治企、稳企、强企的坚强支撑和力量源泉,以“高新速度”完成单体建筑28个。国有企业“根”和“魂”在国资系统不断深植筑牢,水务集团精心打造“供水蓝先锋”党建项目,公汽公司联合开设“开学季公交专线”“红十景”研学游等创新项目,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日常服务。同时不断完善我市城区公交线网布局,打造智慧公交,助力提升全市营商环境。

  始终牢记“国企姓党”“国企为民”的政治本色,在党建引领下,市国资委统筹推进、攻坚克难,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如推动市商业幼儿园移交教育部门管理、解决星荷住宅小区煤改气的民生诉求,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国企改革添活力 抢抓市场创效益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市国资国企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截至目前,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了三个100%(100%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11916人、100%完成国有企业职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11704户,100%出清处置“僵尸企业”206户),率先完成省国资委下达的企业改制任务,在全省排名并列第一。一级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建立了包括来源、标准、考核、人才库等方面的外部董事管理体系,出台财务总监、总法律顾问委派制度。全面开展跨集团任职、强制轮岗、竞争上岗,通过组织选拔、市场化招聘、内部竞聘、交流调整方式选拔任用51人,调整不胜任班子成员29人。“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首次在肇庆建工以市场化方式引入4名职业经理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铺开,实现绩效能升能减、人才能进能出,企业明显迸发活力动力。二级企业广东羚光公司实行高管持股,形成企业与员工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全系统推广超额利润分享作为“分红型”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直管企业2021年度最高总薪酬较2020年度增加近9%,考核结果突显了“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考核导向。

  此外,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释放企业创新活力。目前,重点培育混改企业广东羚光公司朝着上市公司全力进发。随着贵州石墨化项目、成都爱敏特负极材料项目等产业投资项目顺利投产,广东羚光经营效益大幅提升,资产总额达10亿元。去年,完成了肇通船厂、润庆航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中集集团与多家民营企业共同持股经营,今年实现国内首艘LNG动力水泥罐装船“中集润庆106、107”在肇通船厂成功下水,迈出了西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坚实一步。市属国企先后与华润水泥、海螺水泥、葛洲坝、中电建、中建材等大型央企、国企合作,参与了封开大排、广宁葫芦坑、封开古利山、广宁木格等花岗岩矿产项目的投资建设,成为黄金水道全产业链上游环节的中坚力量。

  今年7月,我市国企改革发展经验刊登于《广东省国企改革典型案例汇编》,成为全省除深圳外唯一入选的城市。此外,市交通集团、金叶集团、肇庆建工3家市属国企市场化改革经验也纳入典型案例汇编,成效突出。

  聚焦主业齐发力,做大底盘稳经济

  市国资委坚持大财政、大国资工作格局,持续做强做大国有资本。为助力我市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市国联公司稳步推进40亿元公司债和3亿美元境外债券发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地级市国有企业“首单双投资级债券”“历史最低发行利率”“无抵押绿色可持续债券”三大亮点,不断强化资本运作。金叶集团受托管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累计扶持我市重点企业19家,积极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资本助力。目前,肇庆国资国企正全新打造新能源材料、黄金水道、国家储备林、园区建设、现代农业5条全产业链,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不断育强产业链“链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市国资委还主动参与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垦造水田等项目,推动市属五大投资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并将业务向县一级延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服务民生、发展经济的顶梁柱作用。城投集团主动承接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肇庆段)、广东瑞庆时代项目、市直医疗系统七个项目等投资建设,积极谋划装配式建筑等新项目。交通集团推动了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段)全线贯通、东进大道三期工程主线通车、马房特大桥竣工通车,同时以项目为指引,补链条、搭平台、聚集群,正在加快推进“5+N”港口码头和高新船舶产业园区建设。水务集团完成端州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首期)竣工验收、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全力推进“全市供排水一体化”,总供水能力达77.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达41.1万立方米/日,服务人口230多万人。全力推进文旅振兴,文旅集团开设星湖“水上公交”惠民项目,开通牌坊码头、南门码头、波海码头和松涛码头,初步形成星湖大环湖水上游交通体系。快马加鞭做实做大西江实业公司,用好省级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资金(资本金)2亿元,助力推进我市大型产业集聚区起步区建设。

  近年来,各企业坚持做到国资国企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切实抓好经营发展,抓好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在抗击疫情期间减免租金近7000万元,受惠承租户2800余户。

  闭环监管强能力 筑牢防线砺初心

  “形成系统化管理、全要素覆盖、全过程监督的监管闭环,凝聚合力拧紧国有资产‘安全阀’。”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市属国企全面建立“6+1”外部监督管理体系,即纪检监察、专项检查、外部董事、总审计师、总法律顾问、财务总监+智慧国资,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效率。此外,在全省地级市率先推进“合规管理强化年”行动,全面提升依法治企管理水平。今年,市国资委成立肇智科技公司推进智慧国资建设,加快搭建“一云、一脑、两中心”的总体架构,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实现“阳光监管”。

  在全市上下“向东看、往东赶”的奋进大潮下,市国资委将立足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贯彻市十三次党代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主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以更快速度推动产业发展,稳定国资国企经济底盘,为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作出国有经济担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江日报特刊 | 肇庆国资:旗帜领航深改革 踔厉奋发谋发展T62肇庆国资:旗帜领航深改革 踔厉奋发谋发展 伍菁 陈子霞2022-10-08 2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