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近日,市民小周来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咨询副主任医生罗宋宝:“我情绪不好的时候,胃就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呢?”
罗宋宝听后微微一笑,他告诉小周,这是负面情绪搞的鬼。罗宋宝介绍,产生负面情绪,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风险。
“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负面情绪可引发慢性应激反应,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罗宋宝说,此外,负面情绪还会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进一步削弱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人们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负面情绪会影响大脑与肠道之间的神经信号传递,干扰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压力和抑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抑郁还可能增加胃溃疡、胃癌的风险,这可能与抑郁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有关。”罗宋宝介绍。
“管理好情绪就是管理好身体。”罗宋宝告诉小周,情绪不仅影响心理状态,还会通过生理机制对身体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减少负面情绪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维护身体健康。
如何科学排解负面情绪?对此,罗宋宝表示,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来源和表现形式。例如,当感到焦虑时,停下来思考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会情绪调节,通过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例如当感到愤怒时,可以尝试深呼吸、运动或与他人交流,以缓解情绪。
“日常生活中,要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如乐观、感恩、宽容等,这些情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罗宋宝表示,当情绪难以自我调节时,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例如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专业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管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