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正在生产蒲地金黄贴。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近日,广东省中医药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24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项目的通知》,我市5家医院共7个项目获准立项。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工作。其中,2021年至2023年获省中医药局科研立项课题39项,有效提升我市中医药科技服务能力及协同创新能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中医药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期结题的《蒲地金黄贴的研究与开发》是2021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经过为期2年的研发,目前已经完成了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制剂注册申报等工作,并且制剂注册申请获得受理,质量标准通过复核,是我市近年来完成度较好的科研项目。
“在科研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和临床合作进行试点使用,病患的反馈均良好。”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陈震尧告诉记者,“蒲地金黄贴”处方源自于该院省骨伤科省名中医李万逸主任中医师的临床经验方,以往的使用方法是以药粉加水加热敷贴,病人需每天到医院换药,极为不便,且用药剂量难以控制。为了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治疗、提高疗效,同时方便病人使用,精准控制用药剂量,该院的药剂科的药师改良开发出凝胶贴膏剂。
从难以控制用药剂量的药粉到药剂量准确、载药量较多的贴膏,看似是载体的不同,实际上却要经过层层的试验。“一开始,我们选用了巴布贴的剂型,但是在进行促渗透试验和稳定性试验时发现了外渗、干裂情况。”陈震尧研究团队不得不重新考虑剂型基质选择,在经过多次调研,团队最终选定了凝胶贴膏剂。
新的剂型具备了吸收面积固定、用药剂量准确,载药量相对较大、使用和携带方便、易于长期用药等特点。当前,该药剂已经完成科研阶段,即将投入临床使用。
《蒲地金黄贴的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项目的有效推进及转化,是我市中医药科研工作的一个缩影。据市中医药局介绍,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在疾病的治疗、预防、保健方面的作用越发凸显。
疫情期间,我市注重中医药临床经验总结及诊疗数据的研究和收集,市中医院主持研究的《预防风温病香囊》获批肇庆市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技术和产品(科技应急)专项立项,市中医院专家撰写的《梁氏清瘟漱口方治疗2例新冠肺炎呼吸道病毒核酸阳性报道》《梁氏防瘟香囊预防疫病应用探讨》分别在中文核心期刊《中药药理与临床》和《名医》杂志发表。
而近年来,我市也出台多项政策,以顶层设计推动中医药创新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例如,2021年4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肇庆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并将“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列入到“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行动”中。2023年2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肇庆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了“将中医药科技发展纳入本区域科技发展总体规划”等内容。
市中医药局表示,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我市将以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牵引,深化新一轮中医药强市建设,推动我市基层中医药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