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博涵参与制定“新国标”,图为公司生产的“新国标头盔”。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实习生 江艳 通讯员 张德君
今年7月起,《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GB811-2022)正式实施。来自肇庆市高新区的肇庆博涵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凭借在头盔领域突出的技术研发和行业影响力,参与了该标准内容的编制工作。为了解背后的研发故事,记者到该公司进行了探访。
一个“新国标”头盔如何成功产生,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博涵体育的头盔实验室。博涵体育技术负责人郑建华向记者介绍,头盔的生产工序包括壳体制作、帽芯制作、打磨、涂装处理、整体组装。头盔组装完成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第一项是佩戴装置稳定性测试,第二项是冲击测试,第三项是穿刺测试,第四项是拉力测试……最后完成所有的测试,才能得到一个各方面符合标准的头盔。
走出实验室,来到该公司的产品展厅,记者看到,一个个头盔在架子上整整齐齐地罗列着,每个头盔各有特点,款式新颖,包括了自行车头盔、滑雪滑板头盔、摩托车头盔、电动车头盔、水上运动头盔、马术头盔、攀岩头盔、冰球运动头盔等多个领域。郑建华介绍,《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GB811-2022)要求严格,对标的是欧盟、美国、日本的标准,该标准每一项指标参数的达成都来之不易,往往经过了数百次的探索试验。
“同一款头盔的同一个测试项目为了达到标准,我们常常要进行数百次的测试。”作为博涵体育参与制定“新国标”项目工作负责人,郑建华表示,为了制作一个符合标准的头盔,博涵体育在背后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像这款就是我们制作出的,符合最新国家标准的头盔,该款头盔在原先的标准上做了多方面提升,例如在原先的标准上,增加了头盔的耐磨性和表面摩擦力。为了测试增设的项目,我们还新购入了相关的仪器。”同时,博涵体育还在原有项目上对头盔结构、质量、防撞性能等进行了提高。
目前,博涵体育生产的头盔已在美国出售,同时准备进军欧洲、东南亚市场。为了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需求,博涵体育会对头盔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除参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冰球头盔的标准制定外,在自行车头盔方面,博涵体育曾参与了国家标准《自行车头盔》(GB 24429-2009)的制定,并计划在未来继续参与新的标准制定或旧的标准修订,以提高自行车头盔的性能和要求。
“在未来,博涵体育将始终关注国家标准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郑建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