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乡村成立慈善基金  村民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草根慈善会助村民渡难关

2023年11月10日 西江日报

封开县金装镇大田村老年人基金会给村里老人分发慰问品。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在肇庆的乡村大地上,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当邻里突遭变故,陷入困境时,他们会帮助渡过难关;当困难学子考上大学,对学费一筹莫展时,他们会送上“及时雨”;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送上慰问金和关怀,组织老人共度佳节……

  一笔笔善款,来源于一个个村民自发成立的草根慈善基金会。在这里,村民守望相助,共谱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2元、5元、100元、1000元、10000元……20天时间里,封开县金装镇大田村慈善基金会已筹资10万多元。“今年村民的热情高涨,对基金会很认可,愿意献出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大田村委会党支书苏东杨感慨地对记者说道,“大田村的慈善之路坚持了35年,一路走来,帮助了无数的人。”

  1988年,外出乡贤苏兆钦、抗美援朝三等功臣苏英扬等8人共商发起大田村慈善基金会。初衷是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年举办一次重阳敬老活动。邻里乡亲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聊聊家常,联络感情。

  随着越来越多的善翁志士捐款,形成了一笔爱心款。用于乡邻突遭变故、学子上不起学、孤寡老人慰问等,这笔爱心款助他们走出困境,重燃生活的希望。

  “爱心款由村民理事会管理,村委会不参与管理,每一笔爱心款拨发,都要经过理事会成员讨论、公示,并定期公示账目,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也是为什么村慈善基金会能延续35年之久。”苏东杨告诉记者,为了传承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今年重阳节,在外出乡贤等共同谋划下,又成立了大田村老年人基金会,力求在尊老济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田村的做法不仅让孝老爱幼传统得以传承,还带动了周边的乡村“跟风”学习。2021年,隔壁的安靖村发出“敬老、奖学”倡议,对优秀学生、教师、高龄老人进行慰问,对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困难和不幸的村民给予经济援助,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慈善理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组成,对资金支出等有明确的管理规定,确保资金用好,帮助真正需要的人。”安靖村委会党支书黎维梧告诉记者,慈善理事会成立以来,已举办两届奖学活动、三次敬老活动,在村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端州区睦岗街道兰龙社区蛇尾居民小组组长苏木带告诉记者,2015年,在前任居委理事长温伟新的提议下,居民小组自发组建基金会。前不久,一个小朋友生了大病住院,在基金会的帮助下,筹集到了1万元,帮助渡过眼前难关。后来钱没用完,家长还把剩下的2000元退回了基金会。

  “我们小组居民大都不是有钱人,但捐款倡议发出后,很多人都乐意助力,你5元他10元,积少成多。”苏木带告诉记者,基金会成立后,每年重阳节敬老、过年的团年饭、新生儿出生、居民生病住院,都会送上慰问金,并上门探望。

  在蛇尾居民小组带动下,隔壁的兰二居民小组也成立了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后,捐了50万元修建环村道路,还捐了20万元修建了公共酒堂,另外捐了几十万元修建体育公园和广场舞的设备。”兰二居民小组组长赵庆娣告诉记者,每年过年时,为了增进居民间感情,由基金会出资搞起了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联欢会。

  正是这样一笔笔善款,织就乡村“慈善网”,为村里的爱心慈善援助补充了资金,让村里可以更好地帮助病困群体、关爱孤寡老人,有力支持救助病困、助贫助残、助学、安居、抗疫等工作。

西江日报A06A06草根慈善会助村民渡难关 2023-11-10 2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