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市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结果。受访单位提供
西江日报记者 刘壮壮 通讯员 周日辉
11月13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22—2023年,市疾控中心在全市8个县(市、区)及肇庆高新区的1550个行政村开展了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大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低于40μg/L,属于碘缺乏地区。
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约为身体重量的二百万分之一,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身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根据调查结果,我市生活饮用水水碘中位数为2.45μg/L,水碘含量最低为0.6μg/L,最高为60.6μg/L。其中端州区、鼎湖区以及肇庆高新区水碘含量均为个位数;在全市最高值60.6μg/L的高要区,其水碘含量中位数也仅为2.7μg/L,而一个健康的成人每天都在进行碘代谢,如果停止摄入碘,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
那碘缺乏有何危害呢?市疾控中心告诉记者,缺碘对每个年龄段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1~3岁)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会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孕妇严重缺碘,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食用碘盐以及富碘食物补碘。其中,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一般人群,只要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保证碘的摄入量,而不需要吃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在富碘食物上,不同食物含碘量不同,其中海带、紫菜、带鱼等海产品含碘量较高,其他食品中,蛋类的含碘量也较高,水果和蔬菜含碘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