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刘壮壮
据肇庆市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我市新增艾滋病(阳性及患者)中,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染所占比例正快速上升,由2012年的3%上升至2023年的超过16%,而且这个上涨的趋势还在延续中。
因此,对男男同性恋群体患艾滋病的干预,显得尤为必要。在市疾控中心孵化下,2019年成立了肇庆市耀蓝公益服务中心,主要为“男同”艾滋病潜在人群提供免费HIV检测、在线宣传、解答HIV相关问题。目前有志愿者5人。
11月20日,记者来到肇庆市耀蓝公益服务中心,专访了负责人梁珊铭。
“今年,我们已经辅助筛查了490位男性同性恋,其中10例显示阳性。这预示着这10人未来将面临‘抗艾’的长期战争。”虽然见多不怪了,但每次见到有人“中招”,梁珊铭都会隐隐的心痛,这预示着一个家庭悲剧的开始。
“男同”是个隐秘的群体。虽然只是性取向的不同,本身并无伦理道德问题。但由于属于社会小众,常常不为社会大众所理解认同,因此行为隐秘。
梁珊铭掏出手机,从某交友软件上搜索,方圆7公里活跃的男性同性恋大约有3000人。他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手机向特定群体发送免费检测HIV信息以及避“艾”防“艾”知识宣传。
在梁珊铭账号上,记者看到,显示在15日下午的聊天记录中,梁珊铭苦口婆心劝说一位高危性行为“男同”接受HIV检测。劝说持续了几天,最终对方答应了检测。梁珊铭说,这是一次胜利。但很多时候都是以失败告终。
“大多数检测的‘男同’,都因为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梁珊铭说,通常情况下,他们有固定的性伴侣,这一般都是安全的。但有时也会发生“事故”。
今年年中,“男同”小李主动找到梁珊铭,他的固定男伴跟陌生人发生了无防护性关系,感染了艾滋病。小李知道后内心忐忑,请耀蓝公益服务中心辅助检测,结果很不幸显示阳性。
“拿到检测结果,他非常崩溃,天天焦虑睡不着。”梁珊铭告诉记者,四五个月过去了,小李身体已经出现了急性感染期症状,但他仍然接受不了自己感染的事实。在这个事件中,小李是个无辜的受害者。
除了在交友软件上宣传检测和防范艾滋病,梁珊铭他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聊、线下举办活动等方式,开展防范艾滋病宣传。
在耀蓝公益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上,记者看到,志愿者不仅会经常发布艾滋病防范前沿文章,还提供免费申请自检包、回传检测结果、预防阻断等防范艾滋病的志愿服务。
据了解,耀蓝公益服务中心提供的自检包由市疾控中心提供,自检包中包含检测装置以及预防物品,免费发放给潜在用户。
对于防范干预男性同性恋感染艾滋病,梁珊铭表示,难度还是挺大的。他们开展线下活动,很多人不敢参加,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因此,更多通过线上交流。许多“男同”都是他们熟悉的老朋友,但大家从来没见过面。在他们看来,只有充分“安全”,才更容易敞开心扉。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志愿者包括负责人梁珊铭均为兼职。对于未来发展,梁珊铭坦言,资金的压力大,扩张也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