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肇庆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肇庆新担当新贡献,必须在新时代抓住时机,精准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在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挥“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引领示范、激励鼓舞作用,纵深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方面,打造更高水平的文旅名城、美丽肇庆,另一方面,组织经济专家、证券专家、金融专家进行论证,将肇庆的绿色底色量化反映在“碳指标”上,力争在“碳期货”“碳金融”“碳外汇”“碳债券”上走在前列,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我们要紧紧围绕“专精特新”进行精耕细作,不单要培育“新”,还需培育“特”。在壮大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除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外,还应重点关注特种设备行业,率先把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上的特种设备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来布局,力求打造大湾区的“隐形冠军”,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做活“土特产”文章。在传统产业方面,可探索把肇庆的“水资源”“土特产”“食品饮料”打造成一个多维的产业互补体系,凸显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多点多地取水区、水源保护区等方面的优势,布局大健康产业,利用现有饮料企业的渠道优势,鼓励打造“肇庆水+”系列饮料品牌,如“肇庆水+怀集高山绿茶”“肇庆水+四会砂糖桔”“肇庆水+德庆贡柑”,发挥优势,发掘潜力,通过强强联合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围绕“一镇一品”,挖掘有特色的农产品,利用各项政策支持和补助资金,推动形成地方性标志品牌,加强运营推广。借鉴他山之石,以中山神湾菠萝为例,当地镇政府申请了地方性标志后,每年均举办“菠萝节”帮助农民销售,现在更是形成了农文旅融合的新式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肇庆土特产多不胜数,可以集中力量打造若干个知名“地标IP”,继而通过电商直播,将各镇的产品搭配,打造原产、新鲜、健康的潮流饮食新IP,提高消费者的知晓度,持续擦亮肇庆“土特产”品牌。
(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