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增长率达38.5%

肇庆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速增长

2024年05月07日 西江日报

我市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图为科普大篷车开进鼎湖区莲花镇,受到市民群众欢迎。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城乡居民遇到强对流天气懂得保障人身安全,孩子们在教室里学起编程课程,乡村农民用上农业无人机播种……这些都是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升的表现。日前,记者从肇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2023年,肇庆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13.3%,比2020年的9.6%提升3.7%,增长率为38.5%。

  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如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创新型人力资源城市。同时,颁布《肇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肇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并争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对于肇庆来说,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来之不易。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到“全国科技活动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我市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全市性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让科普以多元的形式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越发浓厚。据悉,2021年至2023年,全市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累计举行超1000场次,参与群众超160万人次。

  而民生方面,我市针对低碳节能、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科普行动。“我们还借助省、市各级宣传平台,搭建科普宣传矩阵,有效拓宽科普宣传渠道。”市科协表示。

  我市还精准面向“五大重点人群”开展科普服务,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其中,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是关键。为此,我市组织开展全市性青少年科技竞赛、科普进校园、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覆盖面。另外,市科普大篷车深入各县(市、区)开展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科技大餐。

  农村居民是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短板之一,强化农村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为此,我市借助科普中国优质科普资源,提高农村科普服务水平。同时,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科普惠农服务,为农民普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科学知识,促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

  不过,我市区域内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依然不均衡,东南部与西北部之间有很大差距。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科普的需求和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科学教育,坚持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从娃娃抓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积极推进公众科普、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和科普信息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同时,运用科技发展成果催生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推动科普内容更新和升级。

西江日报A06A06肇庆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速增长 2024-05-07 2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