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旺中学艺术体操大放异彩

培养18名国家二级运动员 九成考上重点大学
2024年05月27日 西江日报

学生在比赛。

学生在比赛中展现优美身姿。照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大旺中学艺术体操队成立5年多时间,从5名学员不断发展扩大到50多名学员,目前已培养艺术体操国家二级运动员18人,历届学员更是有九成考上重点大学。亮眼的成绩背后,有着怎样的“秘诀”?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大旺中学体育老师何艳玲告诉记者,学校于2016年成立的啦啦操队,在国家和省级赛事中均获得不俗成绩。2018年,在肇庆市文广旅体局与肇庆市教育局进行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艺术体操高水平运动队应运而生。学员为啦啦操队的部分学员转场而来。

  “因艺术体操的训练难度和强度很大,起初只有两三名学员愿意转学艺术体操。”何艳玲坦言,艺术体操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在成立之初的社会认知度并不高。许多人对这项运动并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比如误把艺术体操当作啦啦操、体操等项目。许多有潜力的运动员并未意识到这项运动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参与的人数较少,也使得运动员的选拔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

  面对学生和家长的不理解,该校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并实现持续发展,不断完善规则制度和优化运动员选拔机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提高教练水平,积极参加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体育局组织的艺术体操锦标赛,提升孩子们的竞技水平和提高社会认知度。同时,加强高新区各中小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推动普及与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加入艺术体操队的学员大都是零基础,且多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这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学员每次训练都哭,训练真的很艰苦、很累,要练好一个动作起码要上千遍,不停重复训练,提升柔韧度和体能。”何艳玲说,坚持和吃苦是成功的秘诀。

  让她引以为豪的是,初二开始从啦啦操转为艺术体操的杨文雯同学,通过艰苦训练,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今年还被保送研究生。“我很敬佩文雯,因疫情居家学习,她在小区顶楼训练,脚底的水泡直到考试前都没愈合,但从未放弃过。”何艳玲还分享道,还有一名学员贺冬青,高一开始训练,零基础的她,韧带柔韧度差,但坚持了两个月压腿,大腿内侧发紫了,也坚持训练,后来韧带柔韧性特别好,技术和难度动作都得到提升。当年考入了广州体育学院,现为研究生二年级。

  被行业认为“黑马”的转变,发生在2023年。该校在参加2022年广东省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艺术体操队获得竞技青年二级A组第五名,竞技青年二级B组第六名,所派出的10名运动员全部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初中组运动员首次出战大捷。

  首战告捷,让他们在艺术体操比赛中崭露头角。该校校长粟顺阳提出《音、体、美,6年备考一体化》方案,艺术体操人数得以跨越性增长,学员也从中学生扩大至小学生。今年,该校又与高新区体艺股联合倾力于“区域一体化”的项目特色,在全区推行艺术体操进校园活动,给全区艺术体操的发展带来了帮助和发展经验借鉴,同时扩大了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基数。

  据悉,2018年以来,大旺中学共培养艺术体操国家二级运动员18人,陆续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在2023年首届广东省大中小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获得学校普及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竞技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西江日报A07A07大旺中学艺术体操大放异彩 2024-05-27 2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