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知识产权金融化之路□ 徐剑锋

2024年08月27日 西江日报

  据《西江日报》报道,近日,在高要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的共同协作下,高要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以“麦溪鲤”“麦溪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权利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为高要某企业成功办理1.5亿元授信贷款。这是肇庆市首笔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案例。

  这笔授信贷款的最大看点,不单单是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领域的首单,而且拓展了“知产”变资产的范畴,具有重要创新意义,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近几年来,肇庆市以知识产权为重要抓手,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加大质押融资供给,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受惠面。2024年以来,肇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共86笔,同比增长177.42%;融资金额79.194亿,同比增长819.79%,有效提升了全市知识产权价值。拥有专利、商标、外观设计等可以贷款,业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锦囊妙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拓展知识产权金融的普惠度和惠及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企业知识产权状况和税务情况,梳理和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白名单”制度,搭建认证、评估、交易等平台,通过加强政银企深度合作,持续畅通融资供需渠道,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更好地惠及更多企业。

  从“专利贷”,到“知识产权+收益权”融资,再到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肇庆持续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要探索并拓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保险以及其他金融业态,充分彰显知识产权的内在经济价值,有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能力和运用效益,切实走好知识产权金融化之路。

  让企业无形的知识产权变成有形资产,金融机构在抓产品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服务创新。一方面要在靠前主动服务上下功夫,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对质押融资模式、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进行广而告之;另一方面要在精准有效服务上下功夫,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既当“店小二”,更做“急郎中”,不断提高金融供给的适配性和贷款便利度。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值钱的“家当”,让越来越多的“知产”变资产,不仅有助于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而且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攻关,助推企业品牌提升、价值增长,让智力成果真正“落地生金”,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开新空间、增添新动能。

西江日报A02A02走好知识产权金融化之路□ 徐剑锋 2024-08-27 2 2024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