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自今年7月底以来,高要交警部门在肇庆市交警支队及各县(市、区)交警的大力支持下,对高要区金利镇开展专项交通违法整治,共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700多起,其中摩托车违法1966起、电动车违法328起,暂扣违法“摩电”745辆,查扣无牌无证、假牌套牌、报废“摩电”604辆,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成效。
在一个镇,行动开展不足一个月,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如此之多,背后原因是什么?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怎样的成效?近日,记者采访了高要交警部门。
高要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利镇是高要区人口聚集最多的乡镇,达到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8.5万,流动人口达到13.5万。由于外来人口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交通意识淡薄,为出行方便购买了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后,认为不会长居此地,干脆就不上牌,“在查处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
其次,部分群众抱着侥幸心理,买了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后并不上牌;而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由于报废点较远,部分群众懒得去报废。这些现象在当地占了较大部分。
据了解,为方便加油,有人甚至用临时套牌。如蓝某驾驶的摩托车被交警查处后,经了解,其车辆悬挂的号牌,竟然是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来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到加油站加油。蓝某的摩托车还存在改装改型、逾期未年审、不按规定购买保险等多项交通违法行为。为此,公安机关依法对蓝某作出相应处罚,对该类违法行为起到了警示作用。
针对交通违法行为,高要公安下“猛药”进行整治。如开展常态化路面检查以及“摩电”销售门店、维修店铺等清查行动,并加大了为民服务力度,推出“上门式”办理报废摩托车服务,由公安机关牵头物资回收公司,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加快报废摩托车清理工作。同时,联合摩托车销售企业,在整治期间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对来源合法的“摩电”,抵扣不等额价值置换新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经过整治,记者近日在金利镇看到,其交通秩序井然,在“摩电”销售点或车管所,前来为车辆办理上牌者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个不停。“近期的工作量比往大很多。”一名正在登记资料的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