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谋远略社科有担当

2024年12月12日 西江日报

  坚守思想阵地、撰写研究报告、开展理论宣讲、打造“星湖讲坛”学术品牌、创新建设社科长廊……过去五年,肇庆市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在理论武装、学术交流、社科普及、资政建言等各项工作积极发力,推动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欣欣向荣。2022年、2023年,市社科联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写好社科理论“大文章”

  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

  五年来,肇庆市社科界始终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引领发展的旗帜,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创新宣传方式,让党的声音在肇庆大地落地生根。

  作为理论学习的“排头兵”,社科界积极组织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读本、《习近平著作选读》及《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读本学习座谈会,累计开展理论宣讲200余场,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为持续扩大肇庆特色理论宣传品牌,“星湖讲坛”应运而生。借助“星湖讲坛”,市社科联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14场,让高深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受众达3000人次。同时,市社科联还精心编印《肇庆论丛》23期,为社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当好“思想库”“智囊团”

  累计立项社科规划项目850项、2024年社科申报项目立项单年突破350项大关、汇编出版社科优秀成果文集两部共计150余万字……五年来,肇庆社科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立足之本。市社科联扎实开展社科研究,社科成果服务地方发展实现新突破。资政报告《关于加快推进粤东西北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建议》《关于持续高质量推进我省“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建议》等,一批扎根肇庆大地、深耕肇庆市情、贴近肇庆实践的社科研究为省市发展贡献了肇庆智慧。

  同时,市社科智库专家围绕“百千万工程”“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等中心工作,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社科联“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全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肇庆市共有3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果质量、获奖数量、获奖等级均创历史新高。此外,还有两部作品获得“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称号,汇编出版社科优秀成果文集三部共计150余万字,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市社科联夯实社科理论人才库建设,强化优秀社科人才培养和储备,不断激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生机和活力。通过三批次评选,共评选出全市社科智库专家51名,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科专家队伍。在此基础上,市社科联组织智库专家们围绕肇庆经济社会发展难点、社会热点、科技文化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调研,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和决策价值的研究成果。近两年来,肇庆共有4份调研咨询报告在《南方智库专报》刊载。

  创新社科普及  擦亮社科品牌

  五年来,肇庆市社科联着力加强社科阵地建设,让社科普及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经过努力,建成省市社科普及基地84个,实现全市全覆盖。

  为提升社科普及效果,市社科联还创新形式内容,将省、市级社科普及基地“串珠成链”,形成了10条各具特色的社科普及基地精品研学路线。2021年,肇庆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社科长廊建设,共建成长廊126条,长达25.8公里,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新阵地。

  社科普及活动开展也广泛深入,全市依托社科普及基地,举办各类社科普及宣传1000多场次,受众超100万人次。涌现出“铁军讲堂”“沉浸式党史研学课”“悦读·悦享读书会”等一批社科普及精品,充分发挥了社科凝心聚力的作用。

  未来,市社科联将继续坚定方向、勇立潮头,着力提升智库研究成色,打造社科品牌特色,统筹推进社科研究、社团管理、学术交流、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成果评选等各项工作,努力开创肇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肇庆新篇章贡献智慧力量。

西江日报A04A03智囊谋远略社科有担当 2024-12-12 2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