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蒙莹莹
日前,在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的激烈角逐中,来自全国各地的768名学子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坚韧与风采。其中,怀集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怀集一中)代表队获得1个一等奖、3个三等奖,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怀集一中代表队指导老师徐琼武告诉记者,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视和栽培,“学校有良好的训练环境和训练装备设施。”此外,该校还与怀集县人武部结对共建,得到专业的军事指导和训练资源,为提升参赛学生的军事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琼武介绍,由于代表队的队员都是高中生,平时学业压力比较大,他们只能利用中午、下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进行训练,很多时候周末也需要用来训练。
队员杜卓怡是代表队中的“小黑马”,她虽然身材矮小,但身体素质出众,毅力惊人,多个比赛项目表现十分出色。为了克服识图用图这一短板,她不断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翻阅大量的书籍材料。其他同学休息时,她还主动找到指导老师帮她出训练图,自己加练。通过努力,她克服了自身短板,赛出好成绩,被评为当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优秀学生。
队员植磊则实现了从“菜鸟”到“精英”的蜕变。他刚加入代表队时,由于缺乏经验,经常犯错,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训练中。有一次,在进行射击训练时,他连续多次未能命中目标。面对挫折,他没有选择逃避,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另一位队员龙慧芳,则是人们眼中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有一次,在炎炎烈日下,队员们进行了一次户外识图用图(定向越野)训练,并很快完成任务。唯独她一个人仍在太阳底下坚持跑着、找着。
老师后来才得知道,龙慧芳因为找不到目标,只能咬着牙坚持跑下去,不放弃,让人感动。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训练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精神,那就是永不言败,坚持到底。”龙慧芳告诉记者。
队员沈嘉俊在一次战术科目比赛时,因为紧张忘了动作要领,双手跟地板摩擦,还流了血。但他顾不上疼痛,坚持完成了任务。他的坚韧和勇敢,赢得了队友们的敬佩。
这些队员的故事,只是代表队日常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表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也诠释了军人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宝贵精神。
最终,杜卓怡在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获个人战术一等奖、全国营优秀学生;植磊获个人射击三等奖;龙慧芳获个人投弹三等奖;沈嘉俊获个人战术三等奖。与此同时,省教育厅、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对怀集一中代表队的努力付出给予表扬。
近年来,怀集一中在国防教育方面取得硕果累累。2022至2024年,连续三年获评广东省空军招飞先进单位;2024年,被表彰为广东省空军招飞优质生源中学,并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