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江日报》报道,根据全省统一部署,3月14日,“‘我为全运种棵树’暨‘铁肩筑绿梦,军民绘乡容’”2025年肇庆市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暨四级林长植树活动在肇庆各地同步开展。当前,全市上下积极投身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全面掀起春季植树活动热潮,聚力共建“美丽肇庆·美好家园”。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追绿逐绿,肇庆的脚步从未停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肇庆紧扣省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安排,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入实施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以来,肇庆共完成林分优化13.59万亩,新造林抚育7.68万亩,森林抚育15.32万亩,林地面积1584万亩,森林覆盖率70.87%。如今的西江两畔林带葱郁、飞鸟翔集、乡村宜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逐渐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大“含金量”。新时代、新征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肇庆,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不动摇,努力使绿色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厚植“绿色家底”,不仅是当下的任务,更是对未来的投资。国务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植树增绿便是为绿色低碳发展种下希望。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在创造美好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半个世纪前,怀集发动万名群众在岳山开展造林大会战。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怀集人民以愚公移山般的坚毅和滴水穿石般的韧劲,接续跑好绿色发展“接力赛”,书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实践。事实证明,持之以恒地植树造林,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能让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我们要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增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责任意识,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活动,持续扩绿、兴绿、护绿,共同播下生机盎然的绿色新希望,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绿色是生态的本色,也是发展的底色。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当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持生态美、产业强、文化兴、百姓富相互促进,积极向绿色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林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动油茶、竹子、中药材、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形成规模,不断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等,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擦亮“肇庆制造”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