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农历五月初一,高要区金利镇西围涌河道上,70余支龙船队共赴龙舟之约。噼里啪啦,鞭炮声响,这是同宗村落间的独特问候。鼓点渐密,河道里翻腾的水花与船桨掀起的浪涛交织,勾勒出“中国龙舟之乡”的端午盛景。(5月28日《西江日报》)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了丰厚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内涵。端午习俗在代代传承中愈发鲜活生动,如同涓涓细流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灵,高要金利赛龙舟便是具有岭南特色的端午习俗之一。高要金利以精彩纷呈的龙舟活动为依托,巧妙地将爱国、团结、拼搏等概念具象化、生动化,让人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促使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息。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情怀是端午节的主旋律。“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我们在端午节缅怀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就是为了传承其爱国情怀。在新时代,这样爱国为民的品格与精神,依然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眷恋的价值和最敬畏的力量。我们要从端午文化中挖掘爱国情怀的时代价值,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在涵养家国情怀中凝聚民族精神,持续焕发干事创业热情,实现个人奋斗与时代价值的高度融合。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支撑文化自信,能够让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精神家园,汲取前行之力。放眼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不凝聚着民族发展的历史,荟萃着人文理念的精华,传承着传统美德的基因。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塑造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人们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浓厚兴趣,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传承好、弘扬好这一历史文化,让其精神内涵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来自于民俗文化自身的魅力,更得益于人们对节日活动形式的创新,让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出新出彩。如今在金利,象征端午文化的龙舟被设计成摆件、车载挂件等特色文创产品,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承载着端午文化的情感内涵。当下的生活方式与过去大有不同,只有创新方式、丰富形式、有效传承,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传统节日有机融入现代生活。
坚持守正创新,对优秀传统文化多些文化畅想,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多元价值,方可为传统节日注入更多的新时代文化内涵,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