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返乡创业青年黄志东

山坳里的砂仁梦

2025年06月16日 西江日报

黄志东查看砂仁生长情况。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一场夏雨洗刷广宁县赤坑镇的群山,湿漉漉的雾气还在山林间打转。该镇汶水村委会茶园村小组村民黄志东便迫不及待地扛上铁铲,赶到村后山坡,为种植在那里的砂仁排积水。在他跟前,长势旺盛的数百亩砂仁,有的还在开花,有的已结出了手指头大小的果实。

  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是黄志东将荒地变成了砂仁种植地。2019年,在外打工的黄志东听说广宁县和赤坑镇政府为发展家乡特色作物砂仁,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和农业公司种植。“这让我看到了前景,决定回来种砂仁。”他对记者说。

  砂仁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赤坑镇山地多,各村都有种植砂仁的传统。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技术跟不上,砂仁产量少,且价格低,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原来的砂仁地被弃,逐渐变成荒地。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发展砂仁种植,目前肇庆的砂仁种植面积3.6万亩,赤坑镇就占了2.8万亩。

  “2019年,我开荒了800多亩山坡地,2020年开始种植砂仁,2024年小有收成,明年进入盛产期。”黄志东告诉记者,砂仁是半荫生作物,主要种植在山坡地的树荫下,距离溪流约20米的范围内最佳,“砂仁怕积水,每次下大雨后都要巡视一遍,及时排水。”

  从零星种植到大规模发展,黄志东丝毫不敢怠慢,种苗、施肥、授粉、除虫、防鼠等都亲力亲为,并向专家请教。他说:“每年5月前后为砂仁花期,授粉非常重要,决定着一年产量。除了蜜蜂授粉,还要依靠新技术,所以我要经常学习,与时俱进。”

  每年11月,黄志东都要将砂仁的老枝剪掉,确保来年春季新枝的营养供给,结出更多更壮实的果实。“山上蛇虫多,在处理枝叶的过程中经常被咬。有时候从早干到晚,回到家里累到不想说话,躺到床上就睡着了。创业很不容易,背后是汗水和辛酸。”他感慨道。

  “山里信号差,有时完全没有网络,只有回到村口信号才恢复正常。”黄志东期待能增强种植基地的信号,发现砂仁的虫害问题可直接和专家视频沟通,对症下药。

  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黄志东种植的砂仁比一般的农户好。“明年进入盛产期后,亩产鲜果200斤不是问题。”对于前来取经的农户,黄志东有求必应,无偿传授种植技术,其基地获得权威机构授予“帮扶帮教基地”荣誉。他还成立了广宁县赤坑镇农夫种养专业合作社,吸引更多种植户加入。如今,该合作社的砂仁种植面积有1200多亩。

  以往,村民将砂仁运到外地销售和加工,增加了运输成本。黄志东引进清洗机、烘干机等设备,还建起了冷藏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完成销售和加工。

  同时,黄志东对砂仁的深加工作了研究。“根据市场需求,我尝试生产砂仁沐足包、砂仁酒、砂仁茶等,让广宁砂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发展。”对此,他胸有成竹。

西江日报A06A06山坳里的砂仁梦 2025-06-16 2 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