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深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机制

群众“家门口”就医从有到优

2025年06月18日 西江日报

四会市中医院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     受访单位供图

  为助力四会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四会市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通过链接资源等举措,推动省、市级医院与辖区内医疗机构形成托管及对口帮扶,不断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梁杰

  全面托管,推动省级资源下沉

  “多亏罗医生的治疗,困扰我多年的膝盖酸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日前,康复出院的陈姨向四会市人民医院主诊医生表达感谢。

  6年前,陈姨的膝盖出现酸胀等问题,需靠助行器行走。后经检查发现,其关节软骨已磨损殆尽,呈现典型的“内侧型”特征。由于当时医院医疗技术有限,陈姨多年来一直没接受系统治疗。今年年初,得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对四会市人民医院开展托管帮扶后诊疗技术全面提升,且能够成熟开展膝关节置换手术,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该医院进行治疗。术后不久,她便恢复了自如行走能力。

  四会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天旺介绍,为实现医院管理、医疗技术等跨越式发展,2021年10月,省二医开始对四会市人民医院实施全面托管,开展复合型“三链融合”立体帮扶,即以制度链重塑管理体系,以技术链提升核心能力,以服务链改善就医体验,带动该医院实现从碎片化运作到系统性提升的转变,构建起“互联网+医疗健康”三大创新服务体系。

  四会市人民医院还积极贯彻省二医推行的“三个同质化”管理模式,即医疗技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同质化,让该医院在硬件能力、服务能力、学科建设、急危重症救治、科研能力等五方面实现突破。

  据统计,截至目前,省二医已累计向四会市人民医院派出常驻帮扶管理及临床专家共39人,并选派33个学科超100名专家定期前来出诊,让四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数据显示,2024年,四会市人民医院的住院量、住院手术量、疑难病例诊疗数较托管前分别增长85.97%、58.62%、341.21%。今年,该医院入选了“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队”,是肇庆首个入选的县级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入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四会市实现了“零的突破”。

  结对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技术

  除托管模式外,深化对口帮扶机制,推动辖区医院开展结对帮扶,持续增强专业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同样是四会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会市中医院是省级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协作的对象之一。四会市中医院副院长黄月华表示,近年来,该医院积极主动与省、市级医院“联姻”,已成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专科联盟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医联体单位等。

  据悉,该医院的帮扶协作以“人才共育、技术共享、管理输出、文化共建”为主要模式,由省级医院派驻专科专家定期到场坐诊、教学、手术指导、“师带徒”等方式,结合科研共享、名医传承、双向转诊等渠道,对该医院专科建设进行“传、帮、带、扶”。

  通过帮扶协作,四会市中医院在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创建、薄弱专科提升、空白专科开设、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骨伤科、眼科、康复科等成功创建为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脑病科入选为广东省“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除此以外,去年底,在四会市的统筹推动下,四会市妇幼保健院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结为互助医院。

  “根据帮扶计划,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每年至少选派80名骨干医护人员到我院进行业务指导,并接收我院管理及业务骨干进修学习等。”四会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谢艳芬说,该举措旨在提升医院专科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儿童救治工作,以及推动“中医+妇幼”等妇幼专科适宜技术落地。

  历经超半年的结对帮扶,四会市妇幼保健院已培养出一批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医务人员,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成功开展多项“高、精、专”医疗服务,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诊疗效果明显改善,产儿科急救水平、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得到加强。

  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记者从四会市了解到,目前,四会市共有公立医疗机构21间,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7间,乡镇卫生院10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间。为着力提升全域医疗服务能力,近年来,该市积极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多举措持续深化对各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

  以往,四会辖区的医院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技术薄弱、人才短缺等发展瓶颈。为全面突破这些掣肘,让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近年来,四会市在积极推动项目扩容提质、强化医疗资源供给的基础上,不断助力辖区医院与省级医院实施托管帮扶,并统筹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目前,四会市直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已加入帮扶行列,依托四会市人民医院、四会市中医院两大医共体,将帮扶资源覆盖至辖区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托管合作和“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下沉”专家帮扶,“上浮”骨干进修,四会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核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诊疗量明显增加。据统计,2024年,四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65.32%,增速达26.02%。

  接下来,四会市将继续深化对口帮扶机制,进一步构建智慧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全面提升全市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服务等,助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目标。

西江日报A07A07群众“家门口”就医从有到优 2025-06-18 2 2025年06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