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汛而动筑防线  急民所急护平安

——肇庆应急系统组织各方力量到怀集抢险救灾助力复工复产
2025年06月23日 西江日报

6月19日,由于车辆无法继续前往,广东蓝天救援队在山上为中洲镇蓝坑村的村民送物资。蓝天救援队供图

6月19日,广东省南粤交通英怀高速公路管理处突击队支援怀集清淤。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通讯员 刘雪峰 摄

市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协调省应急管理厅投送应急物资,打通抢险救灾“最后一公里”。     受访单位供图

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安排下,超4000人的应急队伍不分昼夜抢修怀集受损电力设施。     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摄

6月19日晚,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等央企组织铲车等,助力怀集灾区清淤工作。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6月的绥江,奔腾咆哮。2025年第1号台风“蝴蝶”给怀集县带来一场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四天三次洪峰脉冲式袭击,县城四分之三沦为泽国,下帅乡、中洲镇、连麦镇洪水围城……这场与洪水的生死竞速,成为检验肇庆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实战大考。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蒋长英

  监测预警:科学研判抢出“黄金时间”

  “54米水位就是55米的战斗准备!”当水文部门预判绥江怀集站水位将达54米,逼近超百年一遇的紧急情况,怀集县防汛应急响应机制高速运转。

  6月17日19时,根据《怀集县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中“干支流发生50年以上一遇洪水即启动Ⅰ级响应”的要求,怀集县三防指挥部果断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一纸《防汛紧急动员令》迅速发布,全县进入“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状态。

  怀集县委、县政府连夜成立抗洪救灾指挥部,县四套班子领导直插乡镇网格,以空间换时间,为防御争取关键窗口。

  责任落实:激活镇街应急“神经末梢”

  “险情在哪,责任就压实在哪!”按照“36899”工作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镇街应急办在此刻迸发出强大效能。该体系设立于2022年,肇庆全市104个镇街应急办实体化运转,“三个规范化”(队伍、机制、保障)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洪水逼近,中洲镇白良村党支部书记兼三防责任人孔令高和其他5位村干部收到镇里的紧急通知后,克服困难准确发送遇险消息,在齐腰深的湍流中挨家挨户敲门要求村民们往高处撤离,他们的身影正是肇庆“镇自为战、村自为战”方针下,万千基层责任人的缩影。从组织机构“上墙”到风险分布“入图”,系统化责任链条让每一处险情都有“守门人”。

  值班值守:指挥中枢的“生命热线”

  市应急管理局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三级24小时值守制度,并制定精准调度机制,辖区1小时降雨超40毫米、3小时超100毫米或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即对相关镇(街)、县(市、区)应急部门启动调度。

  6月17日10时22分,怀集县中洲镇暴雨橙色预警拉响!市应急管理局值班长李建立立即问雨情、查灾情、督防范。中洲镇在市应急管理局值班室的指导下,迅速组织人员转移,在14时许山洪暴发之际,涉险区域群众已基本转移至安全地带。

  15时18分,中洲镇党委书记徐大晁紧急连线市应急管理局称:全镇51处地点256人被困!马岗村、中心村、水下村告急,水下村一桥被冲毁,一厂房内有百余人受困!

  时间就是生命!李建立火速将险情上报市三防总指挥部。

  中洲镇某木业公司数十人被困——“别慌!救援马上到!”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林灶金通过微信视频确认人员位置、指导自救、传递定位。信息瞬间同步至前线,无人机升空侦察,怀集县森林消防大队橡皮艇劈波斩浪。不到半小时,5名命悬一线的工人成功获救。

  18日7时05分,绥江怀集站出现55.22米的洪峰水位,超警5.22米,值班长孔德宽连续督促指导绥江、凤岗河、中洲河沿线的3个县(市)、22镇(街),构筑绥江防洪坚实防线。

  正是这套以制度为基、预警为先、联动为要的应急值守体系,实现全时段响应、全链条协同,最终在这场与洪水的赛跑中,守护了“零死亡”的安全防线,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隐患排查:“鹰眼”巡护避险于未萌

  6月17日上午,暴雨如注。下帅乡驻村干部联同黄翰村“两委”干部在巡查靠近山体的民房时,发现村民莫如兴屋后山体出现泥土缓慢流动的迹象。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山体滑坡的前兆,随即敲响莫家大门,催促莫如兴一家四口紧急撤离。

  撤离后不到20分钟,持续暴雨引发该山体大面积滑坡,泥浆裹挟石块直接冲入莫家楼房,屋内家具被掩埋,所幸因撤离及时,一家四口无一人受伤。

  这次化险为夷,源自肇庆将地灾隐患巡查纳入应急响应“启动即动作”的系统部署。

  人员转移:迎战反复洪峰的极限挑战

  “四次转移,三次洪峰,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面对历史罕见的脉冲式洪水,怀集面临空前压力。危急时刻,市应急管理局下属单位市森林消防大队,以血肉之躯架起生命通道。

  作为第一批挺进怀集县的专业救援队伍,市森林消防大队自15日下午起,奋战7天7夜,排涝积水14.6万立方米,转移群众158人。

  4月份刚做完膝盖外科手术的市森林消防大队队长林庆,不顾受伤膝盖长时间泡水和杂物撞击,全力率队参与人员转移工作。一名临产孕妇需紧急转院,三公里的路途中,市森林消防队员扶艇涉水、抬艇护行,硬是在洪流中开辟出“生命航线”。

  此外,怀集县应急管理局和怀集县森林消防大队劈波斩浪,安全转移被困群众超600人,高效完成2300余件物资的转运。

  科技铸盾:守护应急通信生命线

  “下帅乡山奢村,市三防总指挥部呼叫!情况如何?”

  “报告!我是党支部书记赵钮弟!村里水电、信号全断,只剩对讲机和卫星电话,正用发电机供电!”赵钮弟利用对讲机汇报情况。

  “务必保持设备畅通,突发情况立即报告!”

  “收到!今早徒步排查失联自然村,确认人员安全!”

  怀集县19个镇(街)、326个行政村全覆盖配置370MHz对讲机。在断路、断电、断网的情况下,该县依托全市42个370MHz高山基站构建的应急通信网络,始终与指挥部保持实时联络。这些“通信卫士”第一时间传递灾情信息,为黄金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灾后救援:社会力量嵌入“大应急”版图

  面对绥江水位急速复涨,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冠艺带领李建立、杨庆国等同志挺进灾区奋战5天5夜,协调省市县三级67支队伍近2000人、1500多台(套)装备投入抢险。

  洪峰退去,救援不息!21日凌晨,6支县区森防队伍150人星夜驰援,挺进“最艰苦区域”清淤排障。

  广东鹏洋应急救援队深夜驰援中洲镇,转运群众48人;次日携智能装备转战城区,8万立方米的车库涝水轰鸣排出。

  肇庆高新区七星退役军人应急救援中心48小时内完成4万斤米油紧急募集,同步协调大批水鞋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一线。中铁广州局三公司和中铁十二局集团肇庆项目部调集铲车、挖掘机、渣土运输车等60多台大型机械集结参与灾区清淤通路工作。

  广东莱克应急支援服务队的“科技铁军”携尖端排涝装备昼夜奋战,累计抽排涝水超17万立方米,为灾后恢复按下“加速键”。

  高效协同源于肇庆前瞻布局——与鹏洋、莱克等10家社会力量签订保障协议,深度融入政府应急体系,“大应急”合力在废墟上加速点亮希望。

  守护永续:以系统思维锻造韧性安全之城

  365天值守,24小时备战。这场惊心动魄的怀集保卫战,映照出肇庆应急管理系统从监测预警到灾后重建的全链条闭环韧性。当前,肇庆正以“系统思维”与“风险治理”为双核,全力构建多灾种应对、跨部门联动的现代化防灾减灾体系。洪魔终退,守护永续——肇庆以实战淬炼的应急之盾,正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最坚实的安全堤坝。

西江日报A04A04应汛而动筑防线  急民所急护平安 2025-06-23 2 2025年06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