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应急管理厅为怀集县中洲镇送来救灾物资。 西江日报记者 黄海强 摄

▲消防救援人员通宵奋战,开展清淤工作。 西江日报记者胡源愿 摄

▲在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协调下,驻肇央企施工单位全力开展抢险工作,保障交通畅通。 西江日报通讯员 余安 摄

▲6月19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30多支队伍前往怀集,开展清淤工作。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洪涝灾害期间,省、市、县相关部门与民间救援力量携手,全力以赴转移受困群众。西江日报记者朱梦丹 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6月15日以来,怀集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灾情牵动全省人民的心。省直各部门第一时间集结队伍、物资、设备,迅速驰援怀集。
省应急厅的3架重型直升机划破长空,穿梭运输救命物资,韶关、梅州、云浮基地的3架直升机严阵以待;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690名消防员驾驭160台钢铁战车、67艘救援舟艇劈波斩浪;国家东南区域救援中心肇庆分队269名精锐携铲车、4台“龙吸水”、全地形运输车雷霆出击;广州供电局10台、珠海供电局5台、云浮供电局5台、惠州供电局8台发电车轰鸣汇聚,广东电网应急中心30名尖兵操控9台排涝车、4台排涝机器人、2台水陆两栖车及237台通信设备、17台照明装备照亮黑夜。他们蹚过洪水,长途跋涉,为怀集搭起纾困之桥,为受灾群众点燃希望之灯。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陆志锋 张苑卉 刘浩辉 谢江涛 陈洁
统筹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星夜驰援接通“生命线”
15日以来,强降水和上游来水让绥江怀集段水位高位不降,怀集拉响洪水红色预警。省水文局迅速派出专家赶赴一线,支援洪水测验。为抢抓救灾黄金时间,省水利厅紧急向怀集调拨大功率排水机器人、玻璃钢冲锋舟、动力冲锋舟等一大批防汛设备,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超300名消防员,与武警、民间救援力量等共同冲锋,转移被困群众,为群众送水、送粮、送信心。省交通运输厅也调度公路应急队伍,携挖机、铲车、转运车等设备赶赴怀集,短短三天就疏通了近900公里的道路,为下一步救援做好准备。
电力与通信是灾区最不能断的“生命线”。灾情发生后,南方电网广东供电局在怀集组织21支党员突击队,争分夺秒抢修复电,广东移动、广东联通、广东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应急队伍星夜急赴怀集,紧急开通卫星基站,成功打通怀集与外界联系的“信息桥”。
连日来,省各支应急抢险队伍克服种种客观困难,通宵救援,与市、县救援队伍一起,共同为怀集织起了守护之网。
保障物资支援大后方
在前线全力打好生命救援战的同时,后勤保障战迅速打响。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紧急下达救灾资金,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60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怀集等地灾后应急恢复,省发改委、市发改局赴怀集调研,马不停蹄推动相关资金落地工作。
为应对次生灾害,省自然资源厅派出6个专家组,在受灾最严重的中洲镇等地逐个山头走访;省疾控中心调集消杀药品、防护物资等送抵怀集;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用直升机空投物资;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关心和支持下,省食品行业协会与各兄弟城市大力组织发动捐赠,一车车的粮食、饮用水等物资通过刚抢通的公路被送到怀集。
在完成抗洪抢险任务后,省消防救援总队、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组织的应急队伍迅速转战灾后恢复工作。清障、排涝、送水……他们昼夜不停,全力协助怀集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广东省住建厅在厅长张勇的组织协调下,紧急调配6家企业的13台设备车辆到达怀集,按照统一安排,为清淤、复工复产工作贡献力量。广东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省市有关部门要主动担当、下沉服务,加强对怀集县救灾复产工作的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力量支援,全力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记者了解到,其他省直部门正研究相关情况,将向怀集提供所需的各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