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江日报》报道,日前,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长三角)产业对接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2023年以来,肇庆每年都要奔赴千里,赴长三角之约,其意在项目招引,也在产业提升。这座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旨在搭建一条“黄金桥”,连接长江与西江,找到产业发展加速的答案。
肇庆千里赴会长三角,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部署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长三角产业优势,借产业对接会搭建桥梁,以“需求清单”有的放矢吸引长三角优质项目与资金,促进了双方产业协同与共同发展,弥补自身短板并延伸产业链,展现出肇庆积极主动谋划产业发展的信心决心。
从产业布局来看,肇庆聚焦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与长三角的“一屏三器”等前沿产业紧密相连。这一选择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的精准把握,以及对自身产业基础的深刻洞察。通过引进相关企业,肇庆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能激发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千方百计做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等关键文章,突出精准“借力”“借势”,以有效举措加快聚集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注重与企业共同谋划衍生新项目、打造新增长点。
——西江日报评论员 西洲
肇庆“三年三约长三角”必将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浪潮中泛起层层涟漪。如何让这些涟漪持续扩大,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澎湃浪潮,是肇庆接下来需要深入思考与积极践行的课题。
深化区域产业协同合作是重要前提和基础。肇庆要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找准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发挥土地空间广阔、产业生态完备等优势,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向纵深方向迈进。
聚焦产业链成形成势,增强产业竞争力。要以小鹏汽车、瑞庆时代、风华高科等“链主”为核心,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群的本地配套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产业集群的稳定性与竞争力。
——西江日报评论员 王沛君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均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高地,各有强项,互补性强。肇庆以“熟地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策略,可为长三角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产业平台,而长三角的技术溢出与市场拓展需求,则能为肇庆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技术+空间”“研发+制造”的双向奔赴,有助于肇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当长江与西江的浪花在协作中共鸣,肇庆以长三角之约激发的,不仅仅是项目落地的数量增长,更是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质变飞跃。我们要更加主动地“叩门”长三角,全力构建项目招引到链群融合的产业生态,在开放合作中成就彼此、赢得未来。
——西江日报评论员 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