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走进肇庆新区临港产业园,广东国色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国色”)的4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旅游营地房车的出口订单。这个总投资达3亿元的项目,从动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一年多时间,生动展现鼎湖区、肇庆新区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作为园区重点引进的项目之一,广东国色占地55亩,2024年已实现纳统入库,并在今年成功晋升为规上企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广东国色已完成产值3100万元,订单量持续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带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目前已有两三家配套企业计划落户肇庆新区。“从项目签约开始,鼎湖区、肇庆新区就组建专班全程跟进服务,这种高效务实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广东国色总经理肖碧敏说。
在广东国色所在的临港产业园,这样的故事正不断上演。作为两区重点打造的产业载体之一,该园区规划面积8000亩,已成功集聚希音、京东、天庆等19家优质企业,总投资规模超122亿元。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17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鼎湖区永安智能装备产业园同样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这个建成仅三年多的园区,已累计引进优质项目70余个,其中近50个已落地建设,投产后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广东吉视高端电梯配套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于6月份正式投产。这个总投资5亿元、占地60亩的高新技术项目,专注于电梯配套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涵盖电梯装饰材料、精密钣金加工等多个领域。“从2023年10月奠基到2025年1月试产,地方政府在政策指导、审批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广东吉视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上发表示,预计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7亿元。
目前,鼎湖区永安智能装备产业园的集聚效应正在加速显现,炳丰智能数控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已成功摘牌落地;格瑞特(肇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自6月试投产以来订单持续增长,预计年产值可达1.3亿元;欧亚特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自2024年投产后产能较原厂区提升80%,产值实现翻番。
蓬勃的发展态势,正不断夯实实体经济作为“压舱石”的作用。在两区的统计报表上,一组数据格外醒目:近三年工业投资累计达282亿元,年均增长36.9%;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32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这些数字背后,是全区上下抓产业、谋发展的良好成效。”鼎湖区工信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
下转03版▲▲上接01版
“硬核实力”从何而来?鼎湖区、肇庆新区用实践给出了答案:以肇庆东部城区融合发展核心区为抓手,用产业定力夯实发展根基。近年来,两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挺起了县域经济的产业“脊梁”,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目前,两区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食品饮料、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2020年以来,两区累计引进项目336个。近年来,两区共引进希音、京东、奥士康、维珍妮、吉阳、捷翼、震裕、魔丽等265个优质产业项目,投资总额约65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750亿元;现有国家小巨人企业1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规上企业158家。两区还逐步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临港产业园、永安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高质量产业平台,初步形成6条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和5条电子信息产业链,产业平台的承载力持续提升。
随着产业集聚度的提高,两区的“磁场效应”日益凸显。数据显示,近三年两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0%,目前超30万人,其中产业工人达8万人。预计希音项目明年投产后,将为两区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聚人、聚商、聚产效应更加明显。
立足新起点,两区锚定2025年高质量发展新目标:GDP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重点推进141个产业项目建设,补齐、壮大、拓展主导产业链条,打造优质产业新引擎。鼎湖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更加激扬大抓项目、大抓产业的势头,全力推动‘大会战’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做精做优食品饮料、现代服务化等特色产业,将两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经济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