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走进校园为学生科普防溺水安全知识与自救技巧。 受访单位供图
暑假到来,戏水纳凉成为不少市民假期的出游选择之一,但潜在的水域风险也将随之升高。据统计,溺水是我国1至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特别在暑期,溺亡事件频频发生。为此,记者采访肇庆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为市民送上暑期防溺水指南。
西江日报记者 王绮彤
据了解,肇庆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成立于2014年。目前,该救援队配备有4艘冲锋舟、12条救生浮漂及若干救生竿和漂绳。队伍共有65名成员,他们都是来自肇庆市内各行各业的爱心志愿者。据介绍,该队伍每年会定期对成员们开展水上救援培训和应急演练,练习抛绳、划艇、拖带等救援技巧,并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小学生与中老年人,比较容易在游泳的过程中发生溺水情况。”肇庆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队长、鼎湖区水上救援协会会长赵岩群说。
赵岩群表示,部分小学生可能因游泳技能未完全掌握、安全意识较薄弱等原因导致易出现溺水事故,而中老年群体则有可能因热身不到位在水中突然抽筋、或在游泳过程中引发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做好暑期监护与自我防护尤为重要。
西江、水库等非专业游泳场地往往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地点。赵岩群告诉记者:“特别是一到夏天,部分市民喜欢到江边野泳,这样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相较之下,配备有专业救生员的泳池安全性更高,但未成年人仍不能独自游泳,必须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才能进入泳池。
赵岩群有着20多年的游泳教学经验他谈及加入水上救援队的原因,他痛心道:“很久之前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因为溺水去世,后来我又读到了不少人因不慎落水而抢救无效的新闻。看着他们的家庭面临凄惨状况,我觉得非常痛心,这些悲剧的发生大多是源自安全意识不到位、自救和互救技能不足。”
这些鲜活生命的消逝,成为赵岩群心中最深的痛楚,也让他决心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播防溺水知识。赵岩群分享道,市民如遇溺水,首先要保持冷静,其次要慢慢放松身体向后仰躺在水面上,同时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岸上的人若没有能力救援,则要大声呼救,第一时间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电话,并观察周围是否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如救生圈、空塑料瓶、木板等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从源头上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才是真正的“救生浮标”。近年来,在肇庆市红十字会的指导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肇庆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深入肇庆市多所学校、多个社区,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共100余场,并自购充气泳池,用实操演练的形式向学生和社区居民讲解防范溺水的自救技巧与互救方法。
据了解,今年6月,该水上救援队已走进10所中小学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面对已经到来的暑假,救援队计划于市内部分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开设免费急救课,重点教导家长学习防溺水应急技能。“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家长的陪同下学习到防溺水知识,家长务必加强监护意识,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赵岩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