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

2025年07月13日 西江日报

周敦颐书画

佚名  爱莲图

  莲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其形态和色彩,更在于其独特的气质和韵味。《爱莲说》以莲花为象征,周敦颐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宋之理学巨擘。其志不在于功名利禄,而独衷于道德性命之学,探求天地之奥秘,穷究宇宙之玄理。淡泊宁静,不慕荣华,不逐浮名。尝言:“吾学不为外物所动,只求内心之安宁。”此言一出,天下之士皆以之为楷模。周敦颐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其弟子程颢、程颐皆得其真传,成为理学之巨擘。后世称之曰“二程”,与敦颐并称为“周程张朱”,共为理学之大宗。

  《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周敦颐在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期间担任虔州通判。据《赣州府志》记载,他在此地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1063)五月在此地挥笔题写《爱莲说》。周敦颐在熙宁初年(1068年)还曾任南康(今江西星子)郡守,他在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名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周敦颐便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爱莲说》。周敦颐以“莲”自比,托物言志。颂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借莲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愿得一二知己,共赏莲之清韵,同醉于其间,乃人生一大乐事也。愿天下士君子,皆能领悟莲之品格,以之为鉴,修身养性,以成高洁之士。

  来源:宋画研究院

西江日报A04A04江南可采莲 2025-07-13 2 2025年07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