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封开正处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时期,面对“产业升级、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多重任务,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作风建设,以作风之变激发干事之力、以作风之实夯实发展之基,为封开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刻把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增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根本属性。从政治维度看,作风问题是检验是否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纯洁性的集中体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程,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整风运动中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整顿,再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根本上都是以培育党员的党性修养为基石。我们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做到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任何时候都同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从思想维度看,作风问题是检验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透视镜。作风之“形”,“根”在党性,“本”在人心,只有修好党性这门“心学”,才能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学习、思考中锤炼出来的。我们必须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实践维度看,作风问题是检验是否知行合一的硬标尺。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不仅体现为政治忠诚、理论清醒,更体现在干事创业、担当尽责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行为准则和纪律红线,切实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彻底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陋习,敢于斗争、善于作为,在大是大非、功名利禄、急难险重中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实践成效中彰显纪律之严、作风之实、党性之强。
站稳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以作风建设实效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这一重要论述,切中了作风建设的根本。封开作为山区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公共服务短板突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必须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让作风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答好“我是谁”的政治考卷,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意识。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关系的晴雨表,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只有弄清“自己究竟是谁”,才能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必须强化“我是人民勤务员”的身份定位,建立常态化联系群众机制,通过“蹲点调研”“换位体验”等方式主动倾听群众心声,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的自觉维护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要答好“为了谁”的宗旨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谁立命、为谁谋利,是一个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于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此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我们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系统思维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靶向整治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现象,以“民呼我为”的行动自觉,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方向,真抓实干,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要回答“依靠谁”的实践课题,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我们要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主动上门问需、为发展问计、为治理问症,践行“一线工作法”,在基层调研中找准堵点难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科学决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坚持“常”“长”结合,以制度“硬约束”涵养作风“软实力”
基层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思想观念保守、工作效能低下、担当精神弱化、“四风”顽疾树倒根存等问题相对突出。加强和改进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把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更密、更牢,以制度成果彰显学习教育成效。要瞄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建立防治“微腐败”的刚性机制。发生在基层一线、集中在民生领域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老百姓感受最直接、最深刻。我们必须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坚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狠刹违规吃喝歪风,依规依纪依法严惩“蝇贪蚁腐”,从源头上铲除腐败问题滋生土壤,让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氛围更加浓厚。要着眼为基层减负赋能,完善整治形式主义的约束机制。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群众的呼声,也是基层干部的期盼。我们必须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来抓,真正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要聚焦干部担当作为,健全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保障机制。组织敢于担当,干部才会有底气。我们必须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实干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优化提升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有为者上与无为者下协同发力,为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大胆作为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