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中医院新院。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邓杰语
过去三年,广宁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耕医疗卫生领域改革,通过数字赋能、硬件升级、资源下沉等举措,实现了从“大病外转”到“家门口治疗”的历史性跨越,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医疗提质答卷,为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数字赋能,推动智慧医疗场景落地
不久前, 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专家指导下,广宁县人民医院团队高质量完成粤西北首例单臂单孔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经过精准治疗,如今患者已康复出院。
记者了解到,该项高难手术以往需跨市进行,患者及其家属奔波之余,还费时费力。2024年,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正式托管广宁县人民医院,派驻优质医疗团队进驻该院,聚焦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推动该医院实现系统性提升转变。
得益于此,广宁县人民医院医疗团队不仅迎来技术水平提升机遇,而且还依托数字赋能,推动智慧医疗场景落地。单臂单孔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便是其标志性成果之一。
不止于此。近年来,广宁县大力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相继投入1500万元建成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实现县镇数据互通。
硬件提升,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今年初,作为全市第一个县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广宁县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启用,围绕“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方向,设有急诊、综合内科门诊、皮肤性病门诊、结控门诊、精神心理门诊等科室,满足患者多元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
这是广宁县持续助力医疗机构升级改造,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又一重大成果。据了解,近几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2.55亿元推进县直医疗机构升级,先后推动县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升级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县中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工程。该县人民医院还通过了三级创伤中心认证,县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市首家县级二甲妇幼机构。
同时,持续推动乡镇医疗加速提质,目前已完成11家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城乡医疗服务差距逐渐拉近。值得一提的是,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广宁县宾亨、古水等镇卫生院和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并被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胸痛单元建设覆盖12家基层医院,心梗、脑梗县内救治率同比提升23%、18%。
结对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前段时间,横山镇居民李先生胸痛3小时,当地卫生院接诊后,马上通过网络胸痛中心会诊微信群发送紧急消息,寻求广宁县人民医院的帮助。最终,经及时抢救,李先生恢复良好。
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离不开广宁县持续深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据了解,自2019年入选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来,该县大力搭建县域医共体,组建起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及分院,即由广宁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下辖16间基层卫生院、1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 268 间村卫生站。全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广宁县医共体总院以及分院累计诊疗患者超60万人次。截至目前,总院派出医护人员240人次对口帮扶17家分院,并定期到各分院开展指导、带教、查房、培训等工作,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诊疗服务。
通过数字赋能、硬件升级、资源下沉等举措,广宁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明显提升。其中,2024年全年,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超215万人次,较2022年约提高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