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扎根在华厦大地的广袤沃土上,蕴藏着自然山川与乡土文化独特馈赠,在中华文化里璀璨夺目。四会,这座的千年古邑,在时光的淬炼中,孕育出独树一帜的“特”色之美——玉之雅美温润文脉,柑之甜美滋养乡邑,兰之幽美芬芳情缘,陶之彩美传承薪火。
玉之雅美,温润文脉
石器演化见证文明步履,玉石温润承载文化基因。四会“中国玉器之乡”的盛名,起于微末地摊,兴于匠心巧思,盛于文化浸润,书写“他山之石,四会成器”传奇。
南粤春风潮起四会,启航西江河畔万千气象。玉之璞、雕之技、贾之本均于市外,潮起弄潮,跋涉竞渡,玉器产业“前店后厂”,如雨后春笋。玉璞采自缅甸,雕技源自邑外玉雕、木雕、石雕,本钱来自民间玉商。玉器集市始于街边路旁“玉器街”,俗成天未亮时开市,借用手电筒光线鉴玉议价,天光时分“散墟”,玉商当即转车赶销外市,故名“天光墟”,亦誉“天下第一墟”。玉器街渐渐登堂入室,摊位林立,台灯与手电筒的光线交织,熙攘人群俯身鉴玉,在光影变幻中探寻“显而不露,藏而有度”那份神秘。那“满堂只见人手不见人头”的热闹场景,既是交易的日常,更是光影哲理里的独特景致,还是美学追寻的空灵与深邃,记录“天下第一墟”绝伦美景。
庄家7文化创意园里,美术馆的翡翠珠宝静静陈列,每一件都有灵魂跳动。玻璃种通透如千年寒冰,却裹挟着暖玉的温润;冰种似初春融化的雪水凝结,内部飘荡的棉絮状包裹体云雾缭绕的山间;帝王绿似幽谷深潭,浓烈处如墨色化不开的苍翠,流转间又透出初生春水的清透。创意园意蕴悠长,一物一灵魂,东方雅韵与现代审美悄然相融。设计师伏案勾勒纹样,笔尖流淌着传统与时尚的碰撞;雕刻师执刀游走玉璞,指尖赋予原石新生;销售者面对镜头直播,将翡翠的美传递给远方的有缘人。从原石采购到设计雕刻,从策划营销到文化体验,一条完整的翡翠生态链在此闭环。
玉文化潜入城市肌理,悄悄散发独特气质,三度蝉联全国文明魁榜。五千亩玉文化小镇分区兴土木塑玉魂,玉文化创意启新园,原石交易中心开新市,挂件饰件摆件遍布全城,翡翠珠宝琳琅满目,一步一景致,东方雅韵嵌入这座禅风古邑。从遍布街巷玉文化工作室到规模化创意园,四会玉器走过的是一条从“流量经济”到“文化经济”的蜕变之路,焕发自然与人文恒久魅力。首创“互联网+拍卖+直播”新模式,指尖滑动交易涌动,古老玉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年产七百亿之巨,从业三十万之众,一个产业成就一座城市,天、地、人、玉的共养共荣,那份美妙尤其深切。
柑之甜美,滋养乡邑
北枳南橘,水土异也。水土与经纬度的偏爱,让四会柑橘在这片土地扎根千年。四水交汇积淀的沃土,孕育出果肉爽脆、汁多清甜的独特口感,“中国柑橘之乡”美名远播,承载着最本真的乡土味道。柑橘故事让人入胜,有六祖惠能躬耕柑橘的美丽传说,有万洞橘熟不认亲的诙谐调侃,有游子手有余香的乡愁印记,柑橘蕴藏着传奇、神秘和人间烟火。
黄田西岸村千亩柑桔园,总是生机盎然。技术人员“把脉”果树长势,柑农作业穿梭林间,汗珠映着枝头的硕果,笑意里满是春华秋实的喜悦。清风拂过,柑橘的清香弥漫开来,沾在手上,甜在舌尖,醉在心头。柑橘这棵摇钱树,果实寄愿,丰泽百姓,标记古邑。曾几何时,黄龙病肆虐,柑橘树遭毁,柑园变竹林,钱袋成涩囊。复原种植柑橘之心,如同采摘红豆之切。兴农强村富民盛势,叠叠良策惠农,源源献技赋农,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数年间,域内十万余亩柑橘遍植村村寨寨,飘香诱撩,悠悠“红豆”!
绥江流淌着甘甜,滋养着两岸人们。经年里,花开虽依旧,甜蜜却异彩。果肉榨成果汁,果皮制成陈皮,果园建成乐园,清甜沁人心脾,陈化散发醇香,品尝乡愁丰味。柑香四季轮回,甜美穿过千年,漫吟农耕旋律,收获时代丰硕。
兰之幽美,芬芳情缘
“遇会则藏,逢缘则盛”。20年前,台胞陈明星从台湾带着兰花的种子,在四会石狗镇启程兰花种植创业梦。20年后,阿里山上的兰香,在南粤绽放愈发绚烂,飘逸俊芳,高洁淡雅,纯正幽远,这是回馈这位古稀老人追梦逐梦吧。
由二十余亩小苗圃,及至数百亩规模化基地。漫步兰园,曲径通幽,国兰清雅脱俗,蝴蝶兰艳丽多姿,母亲兰散发淡淡乳香。兰花品种异彩,或妖娆、或静雅,或妩媚、或雅艳,颜色从金黄到粉紫、从雪白到淡蓝,五彩斑斓。坚守廿载花卉园苑,看露珠滚叶,闻花香弥漫,依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份恬静,收获“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那份愉悦,追逐“未来花正浓,群芳万山艳”那份执念。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移花接叶,春耕落种,百花权舆,蔓蔓日茂,从“空谷幽兰”成长为“百花齐放”的碧道万亩芬芳。“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知行君子之道,古邑兰玉“莲开并蒂”,化入玉城肌理,致远千年雅韵。觅雅意而来,循兰香而至,赏幽兰、品茗茶、学花艺,观景舒心,体悟耕道,传承耕读。这份幽美,蕴藏自然天择的沃土之力,饱含一衣带水的两岸情愫,弹唱兰蕙同心的动人乐章。
陶之彩美,传承薪火
四会制陶历史悠久,地豆、石狗等地发现明朝龙窑遗址,地豆彩明窑、石狗鹅春窑均处遗址之侧。每当窑门开启,几千余件陶器惊艳亮相。既有杯、壶、碟等生活器皿,也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工艺作品,造型精致,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带着窑火温度与时光印记。
彩明窑焕发光彩,始于石湾龙窑传承人梁沛星及其儿子梁裕章,以“择一业终一生”匠人嘉愿,匠心独运,苦心孤诣,书写彩明窑陶器斑斓的彩美。修筑龙窑满路披荆斩棘,研发看火读数系统、柴烧无烟技法,古老窑火融入现代智慧满程矢志不渝。以釉入陶,釉色奇幻,透明釉澄澈如秋水,乳浊釉朦胧似薄雾,无光釉含蓄若古玉,红钧釉、结晶釉更成岭南代表釉种。红钧釉被誉“石湾釉中的翡翠”,其色泽鲜艳、质感细腻。而结晶釉则因其晶花自然、千花千面的特点,被誉为“釉中的劳斯莱斯”。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彩明窑、鹅春窑诉说着千年陶艺传承,薪火相传,交辉相映。走进陶艺文化体验园,仿佛走进了色彩的大观园,色泽绚艳,触发视角感观;学拉坯、观上釉、讨陶艺,感叹泥土蜕变神奇;挑陶器、论陶艺、醉陶美,沉浸陶艺文化大观园留连忘返。窑火不熄,涅槃重生;釉彩绽放,文脉璀璨。
四会这座千年名城,以玉、柑、兰、陶四“特”聚美,以“特”扬美,因“特”共美,美融了城乡,美颜了古邑,美绘了烟火。这些传家瑰宝,收获自然馈赠,承载历史记忆,躬行耕读传家,续写时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