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庆七星岩的怀抱中,最喜欢的是那些岩石上的笔迹,每一处摩崖石刻都如同时光的碑铭,镌刻着自来来往往文人墨客的印记。这些遍布岩壁的题诗载词,并非冰冷的凿刻,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现场,见证着千年以来人与山的对话。
漫步玉屏岩下,但见嶙峋石壁上错落有致的铭文与苍翠的植被相映成趣。游人或驻足凝望,或轻抚石痕,仰望飘逸的文字,仿佛看见当年的文人雅集:苏东坡、包拯等历史名人曾在此吟咏题刻,他们的笔墨与岩溶奇观共同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书画长廊”。
深入岩溶洞穴,钟乳石的倒悬,与历代题刻相映成趣。在灯光映照下,石刻的每一个笔画都投射出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或工整,或豪放的文字相邻而居,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在这里悄然上演。
在阆风岩下的石室内,唐代的《端州石室记》依然清晰可辨,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游览盛况,更开创了七星岩摩崖石刻的先河。这些石刻既是文学艺术的宝库,也是历史研究的活档案,让今天的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精神世界与审美情趣。
站在蟾蜍岩顶远眺,星湖如镜,倒映着千年石刻与现代游人的身影。夕阳西下时,金色的余晖洒在石刻上,那些深深浅浅的刻痕仿佛被重新唤醒,在光影交错间与我们进行着跨越千年的对话。
随着七星岩石刻的名气大涨,石刻也成了摄影,采风人旅的目标,这些石刻,犹如一部立体的历史典籍,诗意化讲述着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再次观赏七星岩的石刻,都是一次文化的叠加,都是一次文明的传递。
湖上的风吹拂,带来丝丝清凉,也引得荷叶轻舞。七星岩的石刻,见证着朝代的变迁、文化的积聚,依旧静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成为肇庆最珍贵的文化名片,展现肇庆城市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