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绘就美好城市画卷 用情奏好民生“幸福之音”

——四会全面推动社会事业振兴
2022年10月08日 西江日报 吴映霖 黎洪锋

四会市加快建设“一河两岸”城市核心区。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9月21日,马房特大桥通车。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9月1日,在今年新投用的南江学校,老师正引导学生进教室。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考考 摄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畅通互联,大街小巷整洁优美,城市巨变尽收眼底,四会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优质学位日益增多、医疗服务优化提升、群众就业得到保障,四会民生保障持续“升温”,群众幸福“热度”不断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会持续优化完善城区空间格局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倾力打造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古邑名城。四会以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作为工作标尺,用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全面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振兴,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特约记者 黎洪锋

  路网建设硕果累累

  夯实四会发展之路

  千古百业行,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来是经济命脉、民生要义,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广佛肇高速公路四会段、汕湛高速公路四会段建成通车;一河两岸重要节点桥梁四会大桥、东进大道马房特大桥段建成通车;商业大道东西延伸段、广佛肇轻轨连接线建成通车……近些年,四会路网建设屡结硕果,四通八达更惠民生,也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切实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路网通达服务能力,迎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四会以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农村公路出行水平、优化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为目标,全面建成四会市内边远山区镇与中心城区、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半小时生活圈的城乡干线路网。

  同时,四会积极推动“外联内畅互联”路网建设,打造“东进西优北拓南联”便捷快速交通网络。往东联通广佛,对接广佛肇半小时交通圈;往西优化联接广宁、怀集,通往广西及大西南;往北增加与清远路网的接口,并通过清远路网衔接粤北地区;往南联接肇庆新区和肇庆市区,疏通肇庆新区—大沙新城—肇庆高新区的交通联系,共建肇庆市域一小时交通圈。

  据统计,十年来,四会累计投入3亿多元,完成国、省道改造、维修总长112公里;投入4.5千万元,完成路面灾毁恢复重建约64.27公里;投入2千多万元加固维修S263线五马岗大桥、400多万元加固维修G321线大沙立交桥;投入1.8千万元建设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路段133.3公里,改善了市民出行,为四会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优化城区建设品质  城市形象更加靓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会城镇化加速发展,主城区建设面积持续扩大,城镇化率有效提升,城市格局逐步拉开,“一江两岸”建设成效明显,一批批城建项目拔地而起,新城框架和功能初显。同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方面,四会坚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求,持续补齐城市载体功能,大力完善市政路网建设,着力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老旧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和小街小巷整治提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市民居住的舒适度、便利度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四会积极启动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化平台构建大网格,实现执法监管、环卫监管、园林监管、市政设施等多方面管理数字化进行,有效形成协同共管的大城管格局,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等问题,维护美好城市面貌。

  接下来,四会还将持续加强城市风貌颜值管控,关注城市色彩管理、建筑形态展示和空间特殊塑造,注重标志性建筑设计建设,下足功夫推进“城市微改造”,实施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动城市形象更加靓丽。

  聚焦群众所需 持续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暖。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会通过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工作,积极抓好稳就业、保民生各项工作,实现十年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793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5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59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均控制在3%以内,完成就业各项目标任务。

  享受优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会一直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仅陆续建成玉城学校、沙头幼儿园等基础教育项目,引进的首家本科高校——广州华商学院平稳顺利建成开学,并且期间还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十年间,四会新建10间公办中小学,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1000个,进一步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问题;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公办学前教育优质学位1960个。在2025年前,四会还将新增幼儿园学位7860个,义务教育学位18110个,高中学位3700个,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2018年,四会市妇幼保健院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2019年,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2022年,肇庆市中心人民医院(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试运营……近年来,四会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四会着力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推进县域医共体“六统一”建设,巩固落实三甲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政策,不断提升医疗卫生综合实力,满足人民群众优质医疗卫生需求。

  此外,四会还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社会救助制度基础性、兜底性功能定位,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会统筹做好各领域民生工作,用心用情奏好民生“幸福之音”。

西江日报特刊 | 四会全面推动社会事业振兴T25用心绘就美好城市画卷 用情奏好民生“幸福之音” 吴映霖 黎洪锋2022-10-08 2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