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阳 顺应自然

2025年07月16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王绮彤

  通讯员 黎国堂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高温天气不仅让人酷热难耐,还可能埋下诸多健康隐患。如何顺应时节进行养生、增强自身抵抗力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肇庆市中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吴绍彬,为市民带来夏季养生指导。

  中医认为,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浮,身体更容易受到暑热、湿邪的侵扰。人体就如同水井里的水,夏天的体内温度要比冬天低,形成“外热内寒”的特殊状态,因而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为避免寒邪入侵体内,吴绍彬建议,市民在夏季应少食雪糕冷饮,适当食用生姜,可煮姜茶或做菜时加入,帮助散寒祛湿、健脾养胃、调理肺气。同时,可适量食用荔枝,在吃完荔枝后将荔枝壳煮水喝或喝一杯常温的淡盐水,可以避免上火。但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食荔枝。

  此外,市民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降温防暑,外出注意遮阳,及时补水,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儿童孕妇慎用,可选择无酒精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或丸剂)、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在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低于26℃,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夜间吹空调时要注意保暖,可穿长袖衣物或盖薄被。

  吴绍彬表示,夏季早上不宜睡懒觉,要适当运动以养阳,同时,适时适量的午休能有效缓解暑热带来的消耗。一般而言,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避免正午暴晒,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促进排汗排毒。

  今年的7月20日是“头伏”的入伏日。吴绍彬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毛孔张开,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是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因此,市民可到医院评估身体状况,采用三伏天灸、火龙灸、壮灸等特色疗法,帮助驱散寒邪,补虚助阳。

  夏季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及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吴绍彬强调,无论是饮食、运动、作息还是疗法选择,都需结合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方能在炎炎夏日里更好地守护身体健康。

西江日报A07A07夏日养阳 顺应自然 2025-07-16 2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